[发明专利]一种网板式粉体流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8624.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6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坤;田奎;谢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协宏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于翠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粉体流 换热器 | ||
1.一种网板式粉体流换热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对应设置的进料仓、传热板组以及下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传热板组设置有上下两组包括第一传热板组和第二传热板组,所述第一传热板组和第二传热板组内分别设置有换热板片包括第一换热板片和第二换热板片,所述第一换热板片和第二换热板片上下分离设置,所述第一传热板组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换热板片,所述第一换热板片依次排列设置有两组并呈倒V字型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热板组内,所述第二传热板组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换热板片,所述第二换热板片依次排列设置有两组并呈V字型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传热板组内,所述第一换热板片和第二换热板片的内侧共同形成一个菱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式粉体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仓内两侧分别设置有引流板,两侧的所述引流板的下端部向内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式粉体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片由两张金属板片叠加在一起,通过激光穿透焊接在一起,然后板片之间通过高压流体进行膨胀而形成内部换热通道,所述换热板片侧边分别对应设置设置有上方的出管口和下方的进管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式粉体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片的外侧设置有上部向内倾斜的第一物料隔离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式粉体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板片的外侧设置有下部向内倾斜的第二物料隔离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式粉体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结构处设置有一个菱形的第三物料隔离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式粉体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板片的进管口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传热板组的壳体并对应设置有第一换热介质进口集管,所述第一换热介质进口集管上对应设置有第一传热介质进口,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板片的出管口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传热板组的壳体并对应设置有第一换热介质出口集管,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集管上对应设置第一传热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传热板组的壳体上在还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气口和两个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位于第一换热介质进口集管上方并位于第三物料隔离栅内,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第一换热介质出口集管两侧并位于第一传热板组的壳体内壁与第一物料隔离栅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式粉体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板片的进管口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传热板组的壳体并对应设置有第二换热介质进口集管,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进口集管上对应设置有第二传热介质进口,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板片的出管口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传热板组的壳体并对应设置有第二换热介质出口集管,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集管上对应设置第二传热介质出口,所述第二传热板组的壳体上在还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进气口和一个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位于第二换热介质进口集管两侧并位于第二传热板组的壳体内壁与第二物料隔离栅之间,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第二换热介质出口集管下方并位于第三物料隔离栅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协宏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协宏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86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脂快速降温装置
- 下一篇:可更换冲切刃口的刀片式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