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气长输管道监视阀室的蓄电池井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9126.9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0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聂中文;赵晓鹰;聂世新;邹永胜;冷绪林;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气 管道 监视 蓄电池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油气长输管道监视阀室的蓄电池井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对蓄电池井的井体进行施工,完成蓄电池井的井体布设;
步骤2,在所述井体内部和外部预埋排气管,将所述排气管一端贯穿基础(3)上部后,使得所述排气管一端的端口位于井体内部且位于地面以上,将所述排气管另一端引出至所述井体外部,使得所述排气管另一端的端口位于地面以上且开口朝下;
步骤3,在所述井体的容纳空间内安装蓄电池;
步骤4,将太阳能板安装在监视阀室外部,并将蓄电池充电装置(8)安装在井体外部且位于地面以上,同时,将所述蓄电池充电装置(8)和所述太阳能板接线连接,将所述蓄电池充电装置(8)和所述蓄电池接线连接;
步骤5,将预先制作好的圆锥形的井盖(1)放置在所述井体的开口处,使得所述井盖(1)和所述基础(3)顶部接触连接;
步骤6,在所述井盖(1)与所述基础(3)顶部接触部分采用防水砂浆勾缝处理,使得所述井盖(1)和所述井体开口处密封连接;
步骤7,所述蓄电池充电装置(8)对蓄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蓄电池的电压过低需要进行充电时,开启所述蓄电池充电装置(8)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01,在井体内部地面以下的基坑中固定基底(2),将所述基底(2)放置于基坑内的土层,在所述基坑中基底(2)以上部分采用素土分层压实回填,并在两个基底(2)的相对两侧及四周同时回填素土;
步骤102,将基础(3)置于所述基底(2)上,并使所述基础(3)顶部位于地面之上,所述基础(3)底部与所述基底(2)顶部相连,所述基底(2)和所述基础(3)的容纳空间为井体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基坑内的土层上有回填土层时,步骤101替换为:
在井体内部地面以下的基坑中固定基底(2),将所述基底(2)放置于回填土层,在所述基底(2)四周采用级配砂石分层回填压实,并使得级配砂石与所述基底(2)顶部等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砂石的回填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01,先制作预埋排气管,将所述排气管分成首尾依次相连的出口段(4-1)、第一竖直段(4-2)、第一水平段(4-3)、第二竖直段(4-4)和第二水平段(4-5);
步骤202,将出口段(4-1)放置于井盖(1)外部且出口开口朝下;
步骤203,所述第一竖直段(4-2)垂直伸入地面以下,外露于地面的部分通过管卡固定在监视阀室的外墙壁(5)上;
步骤204,将所述第一水平段(4-3)水平放置于地面以下;
步骤205,将所述第二竖直段(4-4)垂直伸出地面以上;
步骤206,将所述第二水平段(4-5)水平贯穿所述基础(3)上部且位于所述井盖(1)内部,使所述第二水平段(4-5)的入口开口朝向所述井盖(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与步骤2之间还包括:
步骤A,将所述基础(3)与土壤直接接触的表面刷一层环氧沥青涂层;
步骤B,所述基础(3)的底部之上地面之下为素混凝土垫层;
步骤C,在所述基础(3)底部和素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一层采用厚碎石灌沥青填充的垫层(6),并使所述垫层(6)每边宽出素混凝土垫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6)的厚度为200mm,并确保所述垫层(6)的每边宽出所述垫层(6)之上的素混凝土垫层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预先制作井盖(1)时,将所述井盖(1)制作为圆锥形的不锈钢结构,且圆锥形的锥底直径大于井体的开口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91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