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雨水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9381.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E03F1/00;E03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田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雨水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雨水过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井体和井体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进水口,所述井体上设有出水管;隔板,所述隔板自盖板向下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井体侧壁与隔板下端之间;所述井体内部被所述隔板、支撑板分割为沉降区、过滤区和排水区,所述沉降区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排水区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沉降区和所述排水区的溢流通道,所述溢流板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连通所述沉降区和所述过滤区的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进水高度低于所述溢流通道的进水高度;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过滤区内,且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区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雨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上不透水面积显著增加,污染物在这些不透水的地面上逐渐累积,待降雨时,雨水冲刷地面将污染物冲入雨水径流系统形成雨水径流污染。雨水径流污染是一种扩散性污染,污染物进入到自然水体,造成水体污染,所述污染物以颗粒物、悬浮物、漂浮物形式存在,含有机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导致水源危机和雨洪危害日益严重。
随着水源危机和雨洪危害的加剧,将雨水加以收集利用作为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已成为重要的新兴课题。在城市总体规划上,过去采用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大多数已被改制,改为分流制或截流制排水系统。随着城市大气污染及地面污染的严重,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尤其是污染物较多的初期雨水,某些地区的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指标最高值已远远高于典型城市生活污水。因此,有必要对雨水,尤其是初期雨水进行处理。
目前我国对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收集初期雨水仅仅是不让其排入水体污染水质,而对于初期雨水的净化处理则很少考虑,多数直接排入市政生活污水管网。初期雨水中含有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尤其是道路初期雨水,直接排入生活污水管网会给污水厂带来较大的负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井体和井体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进水口,所述井体上设有出水管;
隔板,所述井体内部通过所述隔板分割为沉降区、过滤区和排水区,所述沉降区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排水区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沉降区和所述排水区的溢流通道,所述溢流板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连通所述沉降区和所述过滤区的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进水高度低于所述溢流通道的进水高度;
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过滤区内,且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区为:由进水口所在的井体侧壁、溢流板以及井体底部限定的区域;所述过滤区为:由隔板的竖直部分、水平部分以及井体侧壁限定的区域;所述排水区为:隔板水平部分与井体底部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区的底部(即沉降区所在区域的井体底部)与所述过滤区的底部(所述隔板的水平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排水区位于所述过滤区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排空管,所述排空管贯穿溢流板和隔板,连通所述沉降区和所述过滤区。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格栅板,在所述格栅板下方设置滤水桶或滤水袋。
进一步地,所述滤水桶或滤水袋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滤水桶上靠近格栅板处还设置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竖直板和水平的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水平高度基本等于或低于所述沉降区所在位置处井体底部的水平面高度,过滤区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9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