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PCR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9961.2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相双红;石坚;郑承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医药(杭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黄欢娣,邱启旺 |
地址: | 310020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pcr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实验领域数字PCR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性好、操作便利、上样量大,容易检测的一种数字PCR容器。
背景技术
数字PCR是一种新型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泊松分布原理对核酸浓度进行精确的定量。在数字PCR进行研究和实际检测过程中,数字PCR的进样量小,从目标生物样本中提取和参与PCR反应的目的核酸较少,较难反应目标生物样本的原始样本特征。目前数字PCR缺点在于上样量较小,阴性率较高。本发明根据以往的缺点,设计和研发出大尺寸、高容量、操作简单的新型数字PCR容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尺寸、高容量、操作简单的数字PCR容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数字PCR容器,包括底座、反应容器和盖板,所述反应容器位于由底座和盖板构成密闭反应腔中;所述反应容器具有排布有反应孔的反应区,反应区中,反应孔密度<170/mm2,反应孔面积为非反应孔面积的0.5~5倍,反应容器表面疏水。
进一步地,反应孔体积>1nL/孔,所述反应孔横截面≥3300um2。
进一步地,反应容器表面亲水角>100°。
进一步地,反应容器还具有非反应区,非反应区为一疏水平面,与所述反应区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具有容纳反应容器的反应槽,反应槽上部通过盖板密封,形成密闭反应腔。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容器通过支撑物安装在所述反应槽内,使得反应容器与反应槽底面之间有空隙,所述支撑物固定于反应槽侧壁,或独立安装于反应槽的侧壁,或安装于所述盖板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中心为透明区域,透明区域下凹,下凹区域与反应容器之间有间隙。
一种数字PCR容器,包括底座、反应容器和盖板,所述反应容器位于由底座和盖板构成密闭反应腔中;所述底座具有容纳反应容器的反应槽,盖板具有位于反应容器上方的中心透明区域,且所述中心透明区域下凹,且与反应容器之间留有间隙;反应槽上部通过盖板密封;所述反应容器通过反应槽侧壁的支撑物安装在所述反应槽内,或通过独立安装于反应槽的侧壁的支撑物安装在所述反应槽内,或通过安装于盖板底面的支撑物安装在所述反应槽内,反应容器与反应槽底面之间以及与盖板之间均有间隙;反应腔的加油方法为,向反应槽中加入油相,然后盖上盖板,通过盖板下凹的中心透明区域置换出的油相,使得边缘区域的油相液面升高,升高的油相液面填充反应槽中反应容器及反应容器与盖板下凹面之间的空隙,并形成油包水的反应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下凹区域的透明材料为PC、COC、COP、玻璃或PMMA等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边缘区域不透明,边缘区域与透明区域分别加工,或用透明材料一次加工完成,再将周围区域进行非透明化。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透明区域与非透明区域的过渡面为45度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槽底面的材料为铜、铝等导热性能良好金属或金属合金,亦可是PC、LCP、PTFE等膨胀系数小耐高温易加工成薄片热塑性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容器为平板材料打孔形成,所述的平板材料为玻璃、晶体、金属、热塑性塑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应用于核酸检测过程,其上样量至少可以1nL/孔,能较大程度反映原始样本中核酸表达物质,能有效的避免反应体系和油相蒸发,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假阳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数字PCR容器结构总体图,示出容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数字PCR容器结构分解图,示出容器由底座、反应容器、固定胶、盖板四部分组成。
图3是反应容器的两种具体形式,(b)相比于(a),具有非反应区。
图4是容器底座图,用来固定反应容器,与盖板一起形成密闭反应腔。
图5是容器盖板图,盖板与底座通过固定胶形成密闭反应腔,保护和隔离PCR反应。
图6是数字PCR容器剖面图,揭示密闭反应腔及反应腔油相容量。
图7是容器反应结束采集的容器荧光图像。
图8是采集图像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数字PCR容器应用示意图,揭示数字PCR容器应用方法。
图10是支撑物的三种具体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医药(杭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医药(杭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9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