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读取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0111.4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9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辉;刘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G06F16/22 |
代理公司: | 11112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方法 读取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读取方法及其系统,其中该数据存储方法包括:将第i个完整数据Di分割为n个子数据;将n个子数据分别存储至对应的n个数据子表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完整数据拆分为若干个子数据,并分别存入至对应的数据子表中的相应存储顺序号的位置,可在实现数据库明文存储的同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了有效保护;当用户访问某条隐私信息数据时,需要先获取子数据在对应数据子表中的存储顺序号,然后获取相应的子数据,最后将所有需要的子数据拼接在一起,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隐私信息数据,因而能对隐私数据进行有效保护。此外,数据在数据库中是明文存储,因此读取过程为明文读取,因而具有较高的读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读取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具体数据应用中,隐私数据即为数据所有者不愿意被披露的敏感信息,包括敏感数据以及数据所表征的特性,如用户的手机号、固话号码、公司的经营信息等。隐私保护是数据库安全的重要内容,其安全威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数据库系统外部,攻击者利用系统的漏洞或者非法获取访问权限,从而窃取隐私数据;另一方面是数据库系统内部,具有合法访问权限的数据库管理员,存在探查、泄露隐私数据的可能性。
为了防止从数据库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数据存入数据库时进行加密,数据库中存储密文,每当有用户访问数据库时,先对数据进行解密,然后返回明文的数据给用户
目前,现有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存储、读取方法存在如下缺陷:数据存储、读写时都要进行加解密操作,效率低,明文数据经过加密后,原有对明文的运算也无法在密文上执行,需要将所有密文解密为明文才能完成操作,这种方案在面对大规模的数据库存储需求时,在执行效率上远低于明文数据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读取方法及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将第i个完整数据Di分割为n个子数据,n个子数据分别记为Di_1、Di_2……Di_n,i为整数,n≥2且为整数;
将n个子数据分别存储至对应的n个数据子表中,n个数据子表分别记为T1、T2……Tn,子数据Di_1在数据子表T1中的存储顺序号为i,子数据Di_m在数据子表Tm中的存储顺序号为Ki_m,2≤m≤n且m为整数,其中,
Ki_m=f(Ki_m-1,εi_m-1)
εi_m-1为根据子数据Di_m-1生成的分散因子,Ki_1的取值为Q,Q为预先设置的一个主密钥,f(Ki_m-1,εi_m-1)表示以Ki_m-1作为上级密钥、εi_m-1作为分散因子进行密钥分散运算。
可选地,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分散因子εi_m-1:
εi_m-1=hash(Di_m-1)
其中,hash(Di_m-1)表示对子数据Di_m-1进行哈希运算。
可选地,进行密钥分散运算时采用的算法为对称密钥算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读取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0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络摄像机的安防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