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向联动真空管道气密性伸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1399.7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斌;张焱焜;李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分类号: | B61B13/10;F16B7/10;F16J1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李红灵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向 联动 真空 管道 气密性 伸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联动真空管道气密性伸缩装置,所述真空管道包括至少两段,两段间采用双向对接式连接,即一侧管道套接在内,另一侧管道套接在外,且其套接部位的连接面上,涂覆聚四氟乙烯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套接部位还设置有预留伸缩缝,所述预留伸缩缝中填充弹性材料。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材料为聚氨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结构简单、管道连接处能够多向联动协调变形的特点。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耐高低温,高绝缘,低摩擦系数等特点。将其涂覆于真空管道连接处的内外壁上能够有效降低管道间的摩阻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管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向联动真空管道气密性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研发具有高速度高稳定性的交通运输装置。真空磁悬浮轨道交通则是当下最热门的方向之一。真空管道交通因其可运行速度高、动力能源节省而逐渐得到关注与开发。为满足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真空交通运输管道间连接处伸缩装置要求过渡平顺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然而,高速运行的列车对于轨道的平顺性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当下针对真空管道交通设计的连接装置大多集中在处理管道连接处的气密性问题上而忽略了管道的伸缩特性及轨道的平顺性要求。例如:
①真空管道交通的密封垫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141147.1)。该装置用橡胶制成门框大小的椭圆形,固定在门框的四周,接触截面设凸缘。其特征是:凸缘内设气道以及内圆边缘设软边,气道通入大气,利用大气压力将凸缘压紧,隔绝管道真空空间与旅客通道。如果凸缘稍有漏气,其软边进行二次密封,从而达到克服真空管道交通旅客通道密封门易泄气的目的。
②真空管道温度应力放散缝设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300474.X)。该发明申请书中提出了三种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管道温度应力放散缝的设置方法。其一是在管道连接处通过法兰盘将管道连接,中间夹有一定厚度以及一定弹性的橡胶密封圈,进而形成温度应力放散缝。其二是用套管将两连接管道约束,管道之间预留空隙而保证伸缩的要求。其三是让真空管道隔离门所在的隔离门室和真空管道的装配密封缝能随温度变化有一定的滑移,或者将隔离门室设置成柔性气密室,依靠隔离门室的柔性伸缩而放散真空管道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
③真空管道伸缩节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20152618.4)。该装置在管道的连接处套入套管,套管与接头之间衬入密封圈。并且在套管外围套入波纹管,波纹管的梁端连接真空管道的两端。使得该装置有双道密封系统且波纹管对于接头能起良好的保护作用。
④变温管道自由伸缩的双层减振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079892.X)。该装置利用减振托架托住管道,并通过减振托架支撑固定在减振托架下方的平板上。平板下方设置有弹簧减振器(由减振弹簧,弹簧减振底板,滚动钢球以及底座支撑组成)。该装置能使处于振动状态额管道在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多维尺寸变化通过双层减振系统下方的滚动钢球来消除。
⑤不锈钢伸缩管道发明专利(申请号201410821161.7)。本装置由内管、外管以及密封圈组成。特征在于通过几根直径递增或递减的不锈钢管套在一起,且每根钢管的一端的管口装有密封圈装置,另一端管口外扩使得内外钢管能拉动,且有不漏水不脱落的特点。
⑥一种可伸缩可弯曲的真空管道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0033586.5)。该装置由波纹管、焊接接头、连接焊环、弹性元件以及金属网套组成。波纹管两端分别与焊接接头相连,金属网套两端分别与弹性元件相连,金属网套与弹性元件分别套设在波纹管外周,连接焊环一端与焊接接头相连,连接焊环另一端与弹性元件相连。
由此可见,1、现有的真空管道伸缩装置大多采用的是以套管连接管道的方式,该装置虽然能满足管道纵向的位移控制,但是没有考虑管道横向以及竖直方向的位移。2、高速运行的列车对于轨道的平顺性有严格的要求,现有装置大多进行单向限位,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1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