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子纱残液循环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1892.9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洪合旺盛漂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子 纱残液 循环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染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子纱残液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排放的染色废水COD高、色度高,脱色难度大,其主要成分是染色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工厂的残液排放量高达300万吨-400万吨,随着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以及水费、排污费不断上涨,印染废水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引起重视。
筒子纱染色与其他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一样,也将节能减排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常规活性染料染色的染液都是一次性使用,染完后的染液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由于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只有70%,化工料的一次利用率只有30%左右,排放的染色液中因有大量的残留染料及化工料,因此,进入污水厂的废染液量大、COD高、色度高,污水处理量大、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筒子纱残液循环利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筒子纱残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染缸、第二染缸和配料箱,所述配料箱内设有隔板,且隔板将配料箱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的两侧壁上均连接有第一进料管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染缸和第二染缸,且第一进料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下腔室的两侧壁均连接有第二进料管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二进料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染缸和第二染缸,且第二进料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染缸和第二染缸之间连接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且第一水管位于第二水管的下方,所述第一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染缸和第二染缸之间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输出轴均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染缸和第二染缸相靠近一端的侧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贯穿通孔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转轴的侧壁上阵列设有搅拌桨。
优选的,所述第一染缸和第二染缸的底板内壁沿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设有圆筒。
优选的,所述圆筒上设有通孔,且纱线缠绕在圆筒上。
优选的,所述配料箱的上腔室内放置有软水,下腔室内放置有50%以内的元明粉和50%以内的纯碱或者代碱剂。
优选的,所述第一染缸和第二染缸的侧壁上设有电热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染液的循环利用再染色,减少配液用水,减少染液的排放,使染液中未分解的活性染料和大量化工料得到回收利用,从源头上降低了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筒子纱残液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筒子纱残液循环利用装置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染缸、2第二染缸、3配料箱、4隔板、5第一进料管、6第一电磁阀、7第二进料管、8第二电磁阀、9第一水管、10第一水泵、11第二水管、12第二水泵、13支架、14双轴电机、15安装板、16搅拌桨、17圆筒、1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洪合旺盛漂染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洪合旺盛漂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1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印染连续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央注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