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高碳线材无酸洗拔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2961.8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合力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9/00 | 分类号: | B21C19/00;B21C43/02;B21C4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高 线材 酸洗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线材的拉拔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高碳线材无酸洗拔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其上侧用于对线缆进行校直的张力调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上端前侧连接有顶板,所述背板上沿线缆移动的方向依次安装有纵向割线机构、线皮剥离机构以及高压冲洗机构,所述顶板下侧的底座上设有螺旋推料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输出端所对应的底座上表面设有集水过滤槽,所述集水过滤槽与高压冲洗机构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与集水过滤槽连接的卸料槽;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导向机构。优点在于:本发明不仅可提高线材拉拔加工的效果,同时实现了剥离表皮的回收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材拉拔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高碳线材无酸洗拔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高碳线材拉拔工艺中,线材在拉拔前表面会附着氧化皮层,若不进行去皮处理,在拉拔时则会刮伤模具和线材表面,影响拉丝模寿命,严重时会引起断丝。去除氧化皮的传统方法是化学酸洗,而酸洗会消耗大量的酸洗液,并带来大量工业废水,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无酸洗拉拔方法得到各金属制品厂家的推广应用。
传统的无酸洗拉拔方法中采用的去皮装置多为多组滚轮挤压式去皮结构,机械结构复杂,安装费时费力,长期使用后滚轮磨损严重,多组相互配合的滚轮间距发生变化,因此需要经常更换滚轮和调整间距,且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寸的线材不能兼用,需要重新调整滚轮组之间的间距,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且去皮效果也不理想,影响生产效率;此外,传统的滚轮挤压式去皮装置将线缆的表皮压裂后,其不仅难以从线芯表面脱离,影响到了线缆去表皮的效果,同时线缆表皮在滚轮挤压下容易嵌入多股线芯的缝隙中,不便于后续的清理。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高碳线材无酸洗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且可降低作业成本的中高碳线材无酸洗拔装置及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中高碳线材无酸洗拔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其上侧用于对线缆进行校直的张力调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上端前侧连接有顶板,所述背板上沿线缆移动的方向依次安装有纵向割线机构、线皮剥离机构以及高压冲洗机构,所述顶板下侧的底座上设有螺旋推料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输出端所对应的底座上表面设有集水过滤槽,所述集水过滤槽与高压冲洗机构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与集水过滤槽连接的卸料槽;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导向机构。
在上述的中高碳线材无酸洗拔装置中,所述纵向割线机构包括垂直连接在背板上的竖板,所述竖板为圆柱状,所述竖板上设有左右连通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的内圈壁上均布有多个刀片安装座,所述刀片安装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切割刀片,所述转轴上套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刀片安装座连接,且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切割刀片连接,所述线缆由多个第一切割刀片之间穿过,所述第一切割刀片远离线缆的一侧设有抵杆,所述抵杆所对应的第一圆孔侧壁上设有内外连通的条形开孔,所述抵杆的一端贯穿条形开孔并向外侧延伸,所述条形开孔内设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抵杆上的滑孔设置,所述竖板的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且竖板的一端外侧配合连接有螺纹套筒,且螺纹套筒的一端与抵杆相抵。
在上述的中高碳线材无酸洗拔装置中,所述线皮剥离机构包括与背板连接的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上设有多个呈周向排列的第二圆孔,多个所述第二圆孔设有型号不同的剥线圆筒,且剥线圆筒通过多根连接杆与剥线圆筒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盘通过固定机构与顶板连接,所述圆盘远离纵向割线机构的一侧设有横向切割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合力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合力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