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脂质体在制备用于清除蛋白结合毒素的药物制剂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4029.9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9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峰;史媛媛;李玉林;王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P7/08;A61M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新鑫;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质体 蛋白结合毒素 药物制剂 制备 去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质体在制备用于清除蛋白结合毒素的药物制剂中的用途,所述脂质体的直径为50~500nm。通过利用脂质体去除蛋白结合毒素,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且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脂质体在制备用于清除蛋白结合毒素的药物制剂中的用途,特别是针对肾功能减退患者的血液透析过程中。
背景技术
尿毒症是指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肾脏对溶质的清除率下降时血液和组织中不断蓄积并具有毒性的物质。欧洲尿毒症毒素工作组根据其生化特点以及清除方式将其分为三大类:1)水溶性、不与蛋白结合的小分子物质,分子质量通常小于500,如尿素、肌酐等,此类物质容易被血液透析清除;2)中分子物质,分子量通常大于500,如甲状旁腺素,此类物质常规血液透析清除效果不理想,只能通过大孔径透析膜的血液净化方式清除;3)蛋白结合性毒素,如硫酸吲哚酚,硫酸对甲酚,大多数血液净化方式对此类物质的清除效果较差。目前研究表明蛋白结合毒素与CKD(慢性肾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在现有技术的血液透析过程中蛋白结合毒素的主要清除方式是在透析液中加入白蛋白,但是此种清除方式效果较好但是成本较高。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
目前尚未出现关于利用脂质体用于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蛋白结合毒素的报道和文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脂质体在制备用于清除蛋白结合毒素的药物制剂中的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透析液中添加白蛋白成本过高,效果不佳的问题。
基于实验的发现,申请人发现脂质体能够结合蛋白结合毒素,且效果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质体在制备用于清除蛋白结合毒素的药物制剂中的用途,所述脂质体的直径为50~500nm。
所述蛋白结合毒素可以是多种蛋白结合毒素,例如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症急性肾损伤产生的蛋白结合毒素。
进一步地,所述蛋白结合毒素是指尿毒症患者体内的蛋白结合毒素。
所述脂质体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制备。所述脂质体可以是单层的或者多层的,其可以是不同的大小,所带电荷也不受限制,可以是不同的特征的囊泡将含水介质包裹。
优选地,所述脂质体中脂质层膜的主要成分选自天然磷脂或者合成磷脂。
优选地,所述磷脂是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磷脂是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DSPG)、二油酰基卵磷脂(DO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药物制剂可以直接加入现有技术中的血液透析液中用于在血液透析时清除蛋白结合毒素。
优选地,所述脂质体的直径为100~200nm。
优选地,所述脂质体的直径为200~300nm。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制剂是指在以下任意过程中使用的制剂:间隙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所述间隙性血液透析是现有技术,具体是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4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