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多位置堆叠专用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4939.7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翔;陈文勇;包长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5/62;B65D8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位置 堆叠 专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具体是涉及一种车辆轮毂堆叠用的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用的轮毂在储存或者运输过程中,其摆放需要若干个上下、左右相互堆叠放置,各个轮毂之间一般采用纸板给予固定,以防止其磨损、擦碰。但纸板本身容易掉落、被擦破,且对轮毂固定不牢固、容易造成损伤和晃动,影响了轮毂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轮毂堆叠固定牢靠、难以磨损碰伤的轮毂多位置堆叠专用支架。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轮毂多位置堆叠专用支架,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的两侧前部、后部均装有支撑脚,在所述基座的中部处装有隔离脚并穿透延伸,所述支撑脚与隔离脚之间的距离和轮毂外边缘的厚度相当。
所述朝向隔离脚的支撑脚的脚背面具有弧形结构,且该支撑脚与基座的外端部之间形成内凹结构。
在所述基座上、并在两支撑脚之间处连有加强筋,且该支撑脚的外侧部与基座的外端部之间形成一直线。
采用本发明后,当轮毂为左右紧贴及上下重叠堆放时,位于下面(或上面)的左边、右边轮毂的圆弧外边缘均朝上(或朝下)而嵌入此专用支架的支撑脚与隔离脚之间的下前部(或上前部)、下后部(上后部)内,此专用支架为多个而可摆放在轮毂之间的左右侧、前后部,由于上面的轮毂自身重力作用在此专用支架上,使得堆叠牢固可靠、相互紧靠、难以产生摆动摩擦,轮毂之间也就不会有磨损,从而提升了轮毂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轮毂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轮毂多位置堆叠专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轮毂多位置堆叠专用支架,包括基座1,在所述基座1的两侧前部、后部均装有支撑脚2(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共四件),在所述基座1的中部处装有隔离脚3并穿透延伸,所述支撑脚2与隔离脚3之间的距离(包括两者之间的上前部距离A1、上后部距离B1或下前部距离A2、下后部距离B2)和轮毂外边缘的厚度相当。
所述朝向隔离脚的支撑脚2的脚背面21具有弧形结构,且该支撑脚2与基座1外端部的连接处之间形成内凹结构22(也可呈弧形),以方便操作人员拿取。
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在所述基座1上、并在两支撑脚之间处连有加强筋4,且该支撑脚的外侧部与基座的外端部之间形成一直线23,以增强支撑脚的轮毂支撑力度。
当多个轮毂为上下重叠堆放时,一个轮毂的圆弧外边缘朝上、另一个轮毂的圆弧外边缘朝下分别嵌入在此支撑脚与隔离脚之间的下部(A2距离)、上部(A1距离)内;当轮毂为左右紧贴及上下重叠堆放时,位于下面(或上面)的左边、右边轮毂的圆弧外边缘均朝上(或朝下)而嵌入此专用支架的支撑脚与隔离脚之间的下前部(A2,或上前部A1)、下后部(B2,或上后部B1)内,此专用支架为多个而可摆放在轮毂之间的右左侧、前后部或者偏右左侧、偏前后部等多个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4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