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6620.8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5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G.舒伯特;H.克劳明策尔;J.齐普费尔;L.鲍尔;T.克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13/012;H01M50/50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卢江;杜荔南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束(10),其包括多个用于接触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电池的电导体(12)以及薄膜状构造的载体元件(14),其中所述电导体(12)至少分区段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所述载体元件(14)上并且与所述载体元件(14)连接,并且其中柔韧的长的空心体(16)与所述电导体(12)中的至少一个电导体至少分区段平行地布置并且与所述载体元件(14)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池组模块,其包括多个电池组电池和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电缆束(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束,其包括多个用于接触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电池的电导体以及薄膜状构造的载体元件,并且其中电导体至少分区段地彼此平行地布置在载体元件上并且与载体元件连接。
背景技术
对于诸如应用于电动车辆(EV)、混合动力车辆(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PHEV)以及静态存储器中的高功率电池组系统,各个电池组电池借助串联电路以及并联电路而电连接成具有所期望的总功率的电池组模块。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电池在此分别具有正端子和负端子。
为了能够通过电池组控制单元(Battery Control Unit,BCU)来监控电池组模块的各个电池组电池,测量每个电池组电池的电压,并且至少在电池组电池的一部分上通过局部施加的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温度。可选地,也设置电流传感器来测量电池组电池的电流。
在此,电池组电池的端子以及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与电池组控制单元电连接。为此特别是设置电缆束,所述电缆束具有所需数量的电导体。这样的电缆束的电导体例如布置在薄膜状构造的载体元件上并且与载体元件连接、例如粘连。
已知柔性扁平排线用来特别是借助总线系统来连接电子设备,所述柔性扁平排线特别是在计算机和其他EDV设备中使用。这样的柔性扁平排线在此包括多个平行伸展的芯线,所述芯线由绝缘材料包围。
文献DE 11 2013 005 121 T5公开了一种柔韧的印刷电路,其具有用于电池组系统的主导体。印刷电路具有柔韧的电路板,电导线被印刷到该电路板上。导线用于连接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电池组电池的电压。柔韧的电路板的所有导线与芯片连接,该芯片被设置用于测量电压和温度。
文献DE 102 25 474 A1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不同的导线的载体板。载体板特别是被设置用于在机动车中使用。明确地规定,在载体板上布置有不同类型的导线、特别是电导体以及光导体。导线在此并排地布置在平坦的载体膜上。在导体的与载体膜相对的侧上,在此布置有附加的覆盖层。在制造时,首先将导体层压到载体膜上,并且随后施加覆盖层。
文献DE 197 46 526 A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缆束。电缆束包括多个平行伸展的导线,所述导线由薄膜包围。电缆束在此可以平坦地批量生产并且具有小的结构高度。为了制造电缆束,将导线敷设到薄膜上,并且随后薄膜被卷起并且通过导线来敷设。因此,薄膜从多个侧施加到导线上,使得导线于是被薄膜包围。
发明内容
提出一种电缆束,其包括多个用于接触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电池的电导体以及薄膜状构造的载体元件。在此,电缆束的电导体至少分区段地彼此平行地布置在电缆束的载体元件上并且与载体元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与电缆束的电导体中的至少一个电导体至少分区段平行地布置柔韧的长的空心体、特别是软管并且该空心体与电缆束的载体元件机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电缆束的至少一个空心体被设计成液压软管。例如被设计成液压软管的空心体用于输送冷却液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电缆束的至少一个空心体被设计成气动软管。例如被设计成气动软管的空心体用于输送气体,特别是用于冷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电缆束的电导体中的多个具有彼此不同大小的横截面。在此,例如与电池组电池的端子连接的导体比与传感器连接的导体具有更大的横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6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