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性材料导电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6700.3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8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泉欣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10 | 分类号: | B32B3/10;B32B33/00;H01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层 表面料层 底层面料 导电面料 纹路 软性材料 隔离层 正极 负极 导电载体 传统的 导电丝 批量化 正负极 电极 浇灌 生产 | ||
一种软性材料导电面料,包括:表面料层、导电层、隔离层和底层面料,表面料层下方设有导电层,隔离层设于导电层之间,导电层下方设有底层面料。其中,表面料层和底层面料上设有交叉纹路;导电层包括:正极隐形接口和负极隐形接口。本发明与传统的导电层或者导电丝的导电面料不同,采用导电料浇灌成的导电层作为导电载体,然后通过将导电层的正负极隐形接口,通过表面料层和底层面料上设有交叉纹路进行准确区分,实现批量化生产,避免了找电极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软性材料导电面料。
背景技术
在目前日新月异的物联网技术中,智能化衣服的研发进展极其重要,但是由于面料的导电问题使得整个研发进度非常缓慢。具体原因是,目前的导电面料采用的导电丝或外接电线的方式实现面料的通电,这种方式洗涤非常困难,而且极度影响衣服的美观。因此面料导电问题不解决,就无法推动智能化衣服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性材料导电面料,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软性材料导电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料层、导电层、隔离层和底层面料,所述表面料层下方设有导电层,所述隔离层设于导电层之间,所述导电层下方设有底层面料;
其中,所述表面料层和底层面料上设有交叉纹路,所述交叉纹路包括:表面料层交叉点、表面料层交叉格、底层料层交叉点和底层料层交叉格,所述表面料层交叉点与底层料层交叉格上下对应,所述表面料层交叉格与底层料层交叉点上下对应;
其中,所述导电层包括:正极隐形接口和负极隐形接口,所述正极隐形接口与表面料层交叉点连接,所述负极隐形接口与底层料层交叉格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电层包括: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所述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之间设有隔离层,所述上导电层上设有正极隐形接口,所述下导电层设有负极隐形接口。
进一步,所述正极隐形接口之间的距离为5mm-30cm,所述负极隐形接口之间的距离为5mm-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传统的导电层或者导电丝的导电面料不同,采用导电料浇灌成的导电层作为导电载体,然后通过将导电层的正负极隐形接口,通过表面料层和底层面料上设有交叉纹路进行准确区分,实现批量化生产,避免了找电极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交叉纹路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表面料层100、导电层200、上导电层210、正极隐形接口211、下导电层220和负极隐形接口221。
隔离层300和底层面料400。
交叉纹路500、表面料层交叉点510、表面料层交叉格520、底层料层交叉点530和底层料层交叉格54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图2为交叉纹路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软性材料导电面料包括:表面料层100、导电层200、隔离层300和底层面料400,表面料层100下方设有导电层200,隔离层300 设于导电层200之间,导电层200下方设有底层面料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泉欣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泉欣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6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轮轨曲线运动智能润滑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板料智能分合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