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聚乙烯醇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6946.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均;秦庆伟;邓秀江;尹富强;张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 |
主分类号: | C08F18/08 | 分类号: | C08F18/08;C08F2/01;C08F8/00;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兰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釜 聚乙烯醇 甲醇管线 生产 醋酸乙烯 聚合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聚乙烯醇的装置,包括第一聚合釜和第二聚合釜,还包括与第一聚合釜上部连接的甲醇管线和醋酸乙烯管线,所述第一聚合釜底部通过管线与所述第二聚合釜上部连接,所述第二聚合釜与去聚合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聚合釜上部还设置有甲醇管线。采用本发明的生产聚乙烯醇的装置,能够生产出粘度高的聚乙烯醇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聚乙烯醇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聚乙烯醇的性能主要由其聚合度、粘度和醇解度决定,这些不同聚合度和醇解度的聚乙烯醇产品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倍受人们关注。目前发展高低两端聚合度的聚乙烯醇产品是国内外聚乙烯醇行业的总体趋势,极高或极低聚合度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特殊的需求。高粘度聚乙烯醇099-92,粘度范围85.0~100.0 mPa.s,广泛用于纸张增强剂、高性能粘合剂、水泥改良剂及石油凝固剂等领域。高粘度聚乙烯醇市场日益扩大,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高粘度聚乙烯醇099-92 依赖进口。高粘度聚乙烯醇在造纸工业中主要用作纸张涂布的颜料粘合剂、纸和纸板的施胶剂、纸和纸板加工用粘合剂等。
国内共有13家聚乙烯醇生产企业,均在为产品的多元化而努力,新品开发是聚乙烯醇生产的必由之路,现在有部分企业已经能进行聚合度2600的聚乙烯醇产品的生产,但聚合度在2800的产品生产尚未见报道。川维厂聚乙烯醇的生产技术属国内领先,产品品种最多,目前工业化聚乙烯醇产品的最高聚合度目前只达到2600左右,聚合度更高时,现有工艺技术和设备无法达到要求,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了高聚合度产品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产高聚合度、高粘度的聚乙烯醇的装置和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聚乙烯醇的装置,包括第一聚合釜和第二聚合釜,还包括与第一聚合釜上部连接的甲醇管线和醋酸乙烯管线,所述第一聚合釜底部通过管线与所述第二聚合釜上部连接,所述第二聚合釜与去聚合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聚合釜上部还设置有甲醇管线。
为了进一步提高动力,在所述第一聚合釜与所述第二聚合釜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内啮合齿轮。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将所述高粘度的聚合液从第一聚合釜输送至第二聚合釜。
为了进一步提高动力,在所述第二聚合釜下部设置有输出管线,在所述输出管线上设置有内啮合齿轮。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将所述高粘度的聚合液从第二聚合釜输送至第二聚合釜。
为了进一步方便将第二聚合釜中的聚合液输送至下游设备,在所述第二聚合釜下部设置有甲醇管线。另外,采用这样的设置还能够保护设备。
为了进一步精确地控制聚乙烯醇的聚合度,在所述第二聚合釜上部的甲醇管线和下部的甲醇管线上均设置有流量计。
优选地,在所述输出管线上设置有流量计。
一种生产聚乙烯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生产聚乙烯醇的装置,具体生产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醋酸乙烯管线和甲醇管线向第一聚合釜加料,使得第一聚合釜
中合成聚合度为2900-3000的聚合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聚合液通过管线转移到第二聚合釜中,并从第二聚合
釜的上部流入;
步骤三:向第二聚合釜中上部通入甲醇溶液,使其与第二聚合釜上部流入的
聚合液聚,并使得聚合液的聚合度下降为2800;
步骤四:向第二聚合釜的下部通入甲醇溶液。
优选地,第一聚合釜中甲醇的加入量为总加入量的5.0-10.0%。
优选地,第二聚合釜上部甲醇的加入量为150-600kg/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6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