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7149.4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冷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市元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8/06;D01F8/10;D01F1/10;C08F220/22;C08F214/26;C08F230/08;D03D15/00;B29C47/56;G02B6/0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织物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发光织物由聚合物光纤和混纺纱制成,取所述聚合物光纤,以及棉/腈纶85/15的混纺纱,对混纺纱进行打蜡润滑处理,降低机器与纱线间作用力对纱线的机械损伤;使用3号手摇机,机速范围设定15~100mm/s,横机机头机速为织针速度的2~3倍;
选用线密度为120~300Tex的混纺线作为经纱,所述聚合物光纤作为纬纱,采用5mm的高亮度蓝光LED灯作为光源,织机继续织造时,在织物两端留出一定长度的聚合物光纤以便进行集束、切割处理,通过连接件将聚合物光纤与上述LED光源连接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光纤,包括内芯层和外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6份、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2~4份、SBS3~5份、聚丙烯酸乙酯50~60份、丙烯酸正丁酯10~15份、聚碳酸酯8~15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5~8份、乙烯基硅烷2~3份、芳酰基膦氧化物1~2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1~2份;所述外芯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甲基丙烯酸五氟丙酯60~65份、四氟乙烯8~10份、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7~1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5~6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5~6份、双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1~2份、α-羟烷基苯酮1~2份、纳米二氧化硅6~7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S为高分子量的SBS和低分子量的SBS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高分子量的SBS重均分子量为15~20万,低分子量的SBS重均分子量为1万~2.5万;该混合物中,高分子量的SBS的重量含量为2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层的折射率为1.51~1.55,所述外芯层的折射率为1.43~1.4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芯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高速混合机里添加所述甲基丙烯酸五氟丙酯、四氟乙烯、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双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α-羟烷基苯酮和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搅拌10~20min,升温至100~110℃后,继续搅拌20~30min,得到预混料;
(2)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对预混料进行造粒,其造粒工艺条件如下:挤出机温度:180~280℃,切粒机转速:2~10.0Hz,喂料速度:2~10.0Hz,机头压力:5~10MPa。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光纤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内芯层材料与外芯层材料用双机头挤出机制备,利用两台冲击式挤出机,其中一台挤出机垂直放置用于挤出内芯层,另一台挤出机水平放置用于挤出外芯层,加热后经过一个共挤模头,然后,再经过冷却、牵引、卷曲步骤,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光纤直径为0.3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任一发光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正在于:所述织物具有如下的规格参数:经密度为250根/10cm,纬密度为150~300根/10cm,厚度为0.5~0.7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市元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市元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71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