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膜轴承动静态性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7547.6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江桂云;江佩轩;黄福林;王勇勤;罗远新;张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膜 轴承 静态 性能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膜轴承动静态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体,试验台体上间隔设有两轴承座;两轴承座上分别开设有同轴的轴承安装孔;两轴承安装孔内分别安装油膜轴承,两油膜轴承内间隙转动配合有一试验轴;试验轴的一端联接转动驱动装置;试验轴位于两油膜轴承之间的轴体上作用有加载装置;还包括节流装置,其与两油膜轴承通过油管连接;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其控制油膜轴承、加载装置、节流装置的供油;还包括电控系统,其包括两位移传感器、计算机,两位移传感器沿试验轴周向呈90°分布设置,检测信号输入计算机。本发明可检测不同转速、不同载荷种类和大小、不同节流方式下油膜轴承的油腔压力、温度、流量及试验轴轴心运动轨迹等动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理测试中机械部件的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膜轴承动静态性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油膜轴承作为精密轴承的一种,因其良好的流体润滑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低速、重载、精密的机械仪器、设备上。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时常由于使用、维护不当出现轴承烧瓦的事故,造成轴承或转轴的损毁。这是也是因为目前的技术中,对油膜轴承的性能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缺少对理论研究成果的试验验证,使理论研究成果无法有效地用于指导实际生产;目前针对油膜轴承的试验研究十分匮乏,试验装置简单,其检测的物理量相对较少,仅能用于对油膜轴承常规静态性能的检测与分析,主要以检测油腔压力、温度、流量为主,不能进行油膜轴承动态性能的试验分析,未能真实完整地模拟油膜轴承实际工况来进行试验检测;同时也缺少对不同节流方式(如毛细管节流、小孔节流、薄膜反馈节流、滑阀反馈节流)的油膜轴承进行系统检测的试验装置;从而未能真正地掌握油膜轴承的承载机理、润滑机理以及磨损机理等规律。
因此,需探索一种能模拟油膜轴承复杂工况并检测其综合性能的实验平台,完善油膜轴承各项性能检测,以便于评价油膜轴承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能,掌握其承载、失效机理与演化规律、摩擦学性能与动态服役行为等,使理论研究成果得到系统的试验验证后有效地用于指导实际生产,促进理论成果转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膜轴承动静态性能试验装置,以避免现有试验装置对油膜轴承的性能检测不全面,缺乏动态性能检测,缺乏不同节流方式下油膜轴承性能检测的问题,达到可模拟实际工况,能在动静态加载情况下、不同节流方式下系统全面检测油膜轴承各项性能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膜轴承动静态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体,所述试验台体上间隔设有两轴承座;所述两轴承座上分别开设有轴承安装孔以用于安装油膜轴承,两轴承座上的轴承安装孔同轴;所述两轴承安装孔内分别安装有油膜轴承,所述两油膜轴承内间隙转动配合安装有一试验轴;所述试验轴的一端联接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试验轴位于两油膜轴承之间的轴体上作用有加载装置;
还包括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与两油膜轴承通过油管连接以控制对油膜轴承的油腔供油的节流方式;
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油膜轴承、加载装置、节流装置由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供油;
还包括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两位移传感器、计算机,所述两位移传感器沿所述试验轴周向呈90°分布设置,两位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入所述计算机以进行后期数据分析处理。
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可通过加载装置对试验轴加载静载荷、动载荷,模拟实际工况,通过节流装置控制对油膜轴承的油腔供油的节流方式,以在动静态加载情况下、不同节流方式下检测油膜轴承的性能。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节流装置包括小孔节流器、毛细管节流器、薄膜反馈节流器、滑阀反馈节流器,所述小孔节流器、毛细管节流器、薄膜反馈节流器、滑阀反馈节流器均可拆卸联接在试验台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7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