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后防撞梁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7811.6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0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贾恒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恒宏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B60R19/30;B60R19/56;A62C3/07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货车 后防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后防撞梁总成。
背景技术
防撞钢梁是用冷轧钢板冲压而成的U形槽,与车架纵梁连接,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撞钢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重要安全机构。
目前,现有的厢式货车的后防撞梁仅仅为几根防撞杆,若发生较为重大的小轿车追尾事故,由于小轿车的高度明显要低于厢式货车,小轿车的车头会直接冲击进入到厢式货车的车厢尾端底部,而厢式货车的车厢尾端会直接冲击追尾小轿车的顶部,造成小轿车被“削顶”或完全变形,严重危害小轿车内的驾驶员和乘客安全,此外,由于车头变形,极易造成漏油和爆炸事故,安全隐患极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后防撞梁总成。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后防撞梁总成,安装在厢式货车的车厢尾端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防撞梁外板、防火防爆机构和安全保护机构,所述后防撞梁外板呈中部向外凸起的弧形板状,且内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吸能盒;所述防火防爆机构包括呈弧形块状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外侧与后防撞梁外板内侧紧贴,内侧设有两对称的第二吸能盒,两端分别抵靠两第一吸能盒,且支撑座顶部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弧形顶盖,所述支撑座顶面向下开设有与其外形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顶面向下开设有“V”型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除橡胶垫块之外的空间填充有防火内衬,所述第一吸能盒和第二吸能盒均分别设置在安装支架上;所述安全保护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安全气囊装置,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撞击传感器、控制模块和安全气囊充气模块,所述撞击传感器设置在后防撞梁外板内,所述安全气囊充气模块设置在第一吸能盒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内衬为干粉。
进一步的,还包括三角形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垫块设置在安装支架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防火防爆机构,当收到撞击时,支撑座受到挤压并进而使得橡胶垫块受到挤压,由于橡胶垫块顶部采用了“V”型凹槽,在橡胶垫块前后收到挤压时,会让填充的防火内衬向上快速喷出,使得防火内衬在撞击后有效喷洒在追尾车辆的引擎盖上,防止火灾险情的发生;采用安全气囊充气模块,撞击后,安全气囊可快速弹出,填充在追尾车辆与被追尾的厢式货车之间,有效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保护追尾车辆的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后防撞梁总成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后防撞梁总成安装在厢式货车上时的示意图。
图4是发明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后防撞梁总成中安全气囊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后防撞梁外板,2-防火防爆机构,21-支撑座,22-弧形顶盖,23-弧形凹槽,24-橡胶垫块,3-安全保护机构,4-第一吸能盒,5-第二吸能盒,6-安装支架,7-撞击传感器,8-控制模块,9-安全气囊充气模块,10-三角形垫块,11-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后防撞梁总成,安装在厢式货车的车厢11尾端底部,包括后防撞梁外板1、防火防爆机构2和安全保护机构3,后防撞梁外板1呈中部向外凸起的弧形板状1,且内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吸能盒4;防火防爆机构2包括呈弧形块状的支撑座21,支撑座21外侧与后防撞梁外板1内侧紧贴,内侧设有两对称的第二吸能盒5,两端分别抵靠两第一吸能盒4,且支撑座21顶部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弧形顶盖22,支撑座21顶面向下开设有与其外形相适配的弧形凹槽23,弧形凹槽23内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橡胶垫块24,橡胶垫块24顶面向下开设有“V”型凹槽,弧形凹槽23内除橡胶垫块24之外的空间填充有防火内衬,第一吸能盒4和第二吸能盒5均分别设置在安装支架6上;安全保护机构3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安全气囊装置,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撞击传感器7、控制模块8和安全气囊充气模块9,撞击传感器7设置在后防撞梁外板内1,安全气囊充气模块9设置在第一吸能盒4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恒宏,未经贾恒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7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衣裙(804163长款露肩)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反应功能的汽车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