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8186.7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屹东;李鑫;林海;郭芳君;刘梦然;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电解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聚合物基底、锂盐和掺杂物复合而成;
所述聚合物基底为聚环氧乙烷或其衍生物;
所述掺杂物为具有羟基吡咯烷酮结构的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羟基吡咯烷酮结构的聚合物,由带胺基的聚合物或其盐酸盐,与含有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胺基的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胺基的聚合物为聚烯丙胺、聚(4-乙烯基苯胺)、聚(4-乙烯基苄胺)、聚(3-丁烯-1-胺)、聚(2-甲基烯丙胺)、聚(4-戊烯-1-胺)或聚(2-甲基-3-丁烯-1-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为酒石酸、氧化石墨烯、2,3,5-三羟基己二酸、2,3-二羟基己二酸、2,4-二羟基己二酸或2,5-二羟基己二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底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至6000000。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LiPF6、LiBF4、LiClO4、LiAsF6、LiCF3SO3和LiN(CF3SO2)2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底占总重量的20-80%,所述锂盐占总重量的1-25%,所述掺杂物占总重量的1-79%。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10.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固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质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固态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的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或三元材料,所述负极为碳基材料、氧化物基材料、硫化物基材料、锂金属或锂合金。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含有所述聚合物基底、锂盐和掺杂物的混合溶液滴涂制膜得到所述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或者将所述聚合物基底、锂盐和掺杂物的固体混合材料球磨混合,然后再压片制膜得到所述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81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一物多用的可移动式储物柜
- 下一篇:多层线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