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观植物栽培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9999.8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8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闫俊霞;梁富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庞庆芳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茎 水生植物 水养 景观植物 栽培架 转轮 辅架 垂直 贯通 底部固定装置 恶性竞争 空心结构 生产空间 生长过程 输液系统 物质输送 纤维网处 旋转固定 营养汲取 连接轴 外侧端 轮作 底托 交错 汲取 生长 生产 | ||
1.景观植物栽培架,包括转轮(100),所述转轮(100)通过两端的转轮连接轴(101)旋转固定在水养池(200)的上方,且转轮连接轴(101)固定安装在框架(1100)的顶端,所述转轮(100)作旋转运动将输液系统(500)通过外界汲取源流处向所述水养池(200)内输送的生长所需物质输送至各个纤维网(1000)处,所述水养池(200)与下方垂直开设的根茎槽(300)相互贯通,所述纤维网(1000)皆以敷设的方式自上而下呈梯形状敷设在横向安装的各个气孔(400)上,所述框架(1100)通过底部固定装置(900)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部固定装置(900)分别于框架(1100)和辅架(600)的下方固定安装,所述辅架(600)通过空心结构的底托(700)连接在框架(1100)的外侧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架(600)包括有生长孔(601)、采光灯(602)、第一连接部(603)、外接耳(604)、生长台(605)、控温背板(606)和第二连接部(607),其生长孔(601)等距开设在控温背板(606)的背面,所述控温背板(606)上安装有可与所述底托(700)插入式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背板(606)的两端呈牛角状向上方隆起,同时所述控温背板(606)的两端呈“C”型向下方凹入延伸并固定在底部固定装置(900)上,所述采光灯(602)通过第一连接部(603)铰接固定在控温背板(606)的两端牛角状隆起处,所述控温背板(606)的隆起处与凹入处的相连点向外凸出形成空心矩形结构的外接耳(604),同时所述控温背板(606)的上方牛角状隆起处的中间为具有平滑端面的生长台(6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装置(900)包括有偏心装配块(901)、旋转轴(902)、开合器(903)和开合钢锥(904),其偏心装配块(901)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可旋转连接的旋转轴(902),且旋转轴(90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可限定开合钢锥(904)的开合行程的开合器(903),所述开合钢锥(904)切面接合后整体呈倒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1000)分布时的间隙形成纤维网格(1001),所述纤维网格(1001)为可降解的粗纤维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00)的平端面等距分布有水平设置的外置杆(800),其外置杆(800)包括有耐旱植物种植区(801),所述耐旱植物种植区(801)呈矩形结构,并扣装在两端的外置杆(800)的外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99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公害枣树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菜试验栽培用种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