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50161.0 申请日: 2017-10-13
公开(公告)号: CN107549141A 公开(公告)日: 2018-01-09
发明(设计)人: 韩李伟;何海芳;施龙清;尤民生;胡桂萍;黄发胜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01M5/02 分类号: A01M5/02;A01M3/00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手持 活体 昆虫 快速 捕捉 装置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分为植食性、肉食性或腐食性。昆虫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开展昆虫学相关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昆虫捕捉、采集作为昆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捕捉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大部分昆虫的躯体都比较脆弱,如采用手或者镊子捕捉、采集此类昆虫,其死亡率较高,不利于活体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而目前采用的吸虫装置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类型。手动的多靠口吸或者手动吸气筒产生吸力,此类吸虫装置吸力较小,操作耗体大,吸虫效率低。常见的电动吸虫装置多为采虫口径大,无法满足对单一种类、特别是单一种类小型昆虫采集的需求,且对市电依赖程度高、装置个体大、不易野外携带使用,对活体昆虫标本的伤害也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包括昆虫收集装置、导气连接件、抽气组件,所述昆虫收集装置经过导气连接件与抽气组件相连通;

所述昆虫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上部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上设置有两个安装通孔,其中一个安装通孔内设置有捕虫管,所述捕虫管下端伸入收集管内,上端位于收集管外,另一个安装通孔与导气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导气连接件包括U型管、导气软管,U型管一端插入橡胶塞上的一个安装通孔内,其末端伸入收集管内并在其口部设置防虫网,U型管另一端与导气软管一端相连接,导气软管另一端连接抽气组件;

所述抽气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前端设置有与导气软管相连接的吸口,壳体内中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涡扇,壳体内前部形成风腔,壳体于涡扇后部设置有排风口,壳体内设置有为电机供电的电源,壳体上设置有手持柄,手持柄上设置有控制电机启闭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吸口处设置有单孔橡胶塞,单孔橡胶塞的孔部内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导气软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为旋钮开关,其上设置有高、中、低三个档位调节控制电机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捕虫管上端设置有缩口,其上端面入口处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捕虫管管身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软管外设置有缠绕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电源相连接的充电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锂电池。

进一步的,捕虫管、U型管、连接管均为亚克力管。

一种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使用前,先将电源充满电;

步骤S2:根据要捕捉的昆虫体型大小,选择一款规格合适的上端的缩口的捕虫管;

步骤S3:依次将昆虫收集装置、导气连接件、抽气组件连接起来;

步骤S4:打开手持手柄上的开关,选择与吸虫端收口的长亚克力管规格对应的档位;

步骤S5:一手持壳体上的手持柄,一手持收集管;

步骤S6:将捕虫管上端的缩口对准要捕捉的活体昆虫,昆虫将被迅速吸入收集管;

步骤S7:关闭开关,小心地将昆虫收集管取下,用海绵球或棉花球堵住收集管的管口,对昆虫进行封存、分装;

步骤S8:更换新的收集管,接通电源,重新开始采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带方便,易于装卸,操作简单,可以在室内或野外对活体昆虫进行捕捉,短时间内实现对目标活体昆虫的连续大量捕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捕虫管、2-橡胶塞、3-收集管、4-U型管、5-防虫网、6-导气软管、7-缠绕管、8-连接管、9-单孔橡胶塞、10-风腔、11-涡扇、12-排风口、13-锂电池、14手持手柄、15-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包括昆虫收集装置、导气连接件、抽气组件,所述昆虫收集装置经过导气连接件与抽气组件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0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