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氧管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0394.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廖招娣;蔡英华;姜武佳;朱晓红;王洪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4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氧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地说是涉及一种吸氧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佩戴吸氧管的方法是戴在患者双耳上,若长时间耳挂固定吸氧管,容易导致患者耳廓压疮。而且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术后的病人来说,由于其头部伤口有敷料包扎,病人双耳或单耳可能都被敷料遮住,甚至有的病人还会有头部引流管,这些都使得病人采用耳挂方式佩戴吸氧管更加不便。为此,临床上经常采用各种胶布进行固定,而胶布固定的方法在病人取下吸氧管再次佩戴就容易脱落,需要护士反复黏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强度。也有采用从病人耳垂处向上佩戴法,但此方法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对于耳垂小的病人不易固定,且在病人翻身时容易脱落。以上的这些情况均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如果护士未及时发现吸氧管脱落,还会导致病人长时间吸氧不在位,可能引发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吸氧管固定装置,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简单、快捷地佩戴吸氧管,且不易脱落,不会导致压疮,适用范围广泛。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吸氧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箍套在患者头部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挂装吸氧管的假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假耳能够沿着固定带移动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为扁长条形弹性带,固定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件,另一端设有能够与第一固定件脱卸连接的第二固定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刺面毡,所述第二固定件为毛面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假耳包括环扣,所述环扣上设有箍条,所述箍条两端分别与环扣连接,箍条与环扣所在平面之间构成供固定带穿过的穿带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假耳上设有吸氧失位报警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氧失位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座、万向管、氧浓度传感器、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安装座与假耳连接,所述万向管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氧浓度传感器设置在万向管另一端,所述处理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安装座内,氧浓度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与报警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氧失位报警装置与假耳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假耳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接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假耳包括扁块体,在扁块体上设有供固定带穿过的穿带通道,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扁块体的侧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扁块体背向螺纹孔的侧面上设有软质硅胶垫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计固定带和假耳,使得吸氧管可以直接挂在假耳上,不管是对于普通病人,还是对于头部伤口敷料包扎的神经外科颅脑术后的病人,都能够简单、快捷地佩戴吸氧管,并且不损伤病人的伤口,不易脱落,不引起双耳疼痛,不会导致压疮。
2)、本发明设置了吸氧失位报警装置,在吸氧管脱落导致病人无法吸氧时,吸氧失位报警装置能够发出报警信息,规避医疗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假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吸氧失位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假耳的A-A向剖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带、2-假耳、2.1-环扣、2.2-箍条、2.3-穿带通道、2.4-扁块体、2.5-螺纹孔、2.6-软质硅胶垫层、3-第一固定件、4-第二固定件、5-安装座、5.1-螺纹接头、6-万向管、7-氧浓度传感器、8-处理器、9-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吸氧管固定装置,其包括用于箍套在患者头部的固定带1,所述固定带1上设有两个用于挂装吸氧管的假耳2。使用时,吸氧管直接挂在假耳2上,既不会引起病人疼痛,操作又方便快捷,且固定后不易脱落。
本实施例1中,所述假耳2能够沿着固定带1移动调节,如此设置,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术后的病人来说,能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假耳2调节至合适的位置,避开头部引流管等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0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