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袜子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1023.4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5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海平 |
主分类号: | A41B11/00 | 分类号: | A41B11/00;A41B17/00;D04B1/10;D04B1/14;D04B1/18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袜子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袜子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1)、将亚麻纤维捻合形成亚麻线,2)、将亚麻线通过平针组织形成内袜身,3)、将棉纶线通过变化平针组织形成脚背透气部,4)、将氨纶线通过双罗纹平针组织编织在内袜身上,5)、将亚麻线通过平针组织形成内袜头,6)、将亚麻线通过平针组织形成内袜跟,7)、将纯棉线通过平针组织形成外袜体的纯棉基布,8)、将羊毛线通过平针组织形成上保暖夹层、下保暖夹层、前保暖包层与后保暖包层,9)、在内袜身的弹性绷带部的外表面上压制弹性橡胶层,10)、在内袜体外侧的脚背位置、脚底位置及脚跟位置各缝制第一粘扣,11)、将合成线通过平针组织形成袜筒,将袜筒的底口边沿形成锁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袜体,特别是一种综合袜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袜子是一种穿在脚上的服饰用品,起着保护脚和美化脚的作用。
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正不可缺少的用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大家知道,常规的袜子一般都包括罗口、袜筒、袜后跟、袜身、袜底和袜头,而罗口、袜筒、袜后跟、袜身、袜底和袜头通常情况下是为一个整体,因此,常规的袜子在实际的穿着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不同的季节需要穿不同的袜子,造成家内需要存放大量各式各样的袜子;2、由于受到脚指甲的影响以及脚后跟摩擦力的影响,袜头和袜后跟总是要比其他部位先磨破,从而导致整只袜子都无法进行转化应用;3、现有袜子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法局限,不能够应对不同情况进行调整。故一种应用全面,且具有高度应用转化的袜子急需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设置相互嵌套的内外袜体形成双层袜,进一步配合可操作的拆卸缝合线,由此根据天气由冷变暖相应对袜体进行拆装使用,实现一体袜的多重使用效果的综合袜子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综合袜子,包括袜筒、内袜体和外袜体,所述外袜体套设在内袜体外部;所述内袜体包括内袜身,所述内袜身的前部设置内袜头,所述内袜身的后部设置内袜跟,所述内袜身的后部上方设置内袜口,所述内袜身的顶部设置脚背透气部,所述内袜身的底部设置脚底透气部;
采用双层袜体相套合设置,由此形成内侧的薄体袜和外侧的厚体袜,进而对应不同的外界温度可调整穿戴,另一方面内袜体和外袜体之间存在间隙,由此可保留空气,进一步提高整体袜子的保暖和透气性能。
所述内袜身与内袜头通过拆接线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袜身与内袜跟通过拆接线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袜身与脚背透气部通过拆接线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袜身与脚底透气部通过拆接线形成可拆卸连接;
使用内袜体时为普通的袜体,其通过脚背透气部和脚底透气部实现透气孔及散热孔的功能,由此达到夏季高温环境下的降温需求。通过拆卸内袜头、内袜跟、脚背透气部和脚底透气部,使得内袜体转变成脚体保护带,一方面实现了散热、清爽的效果,另一方面还为脚体提供支撑保护,避免其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所述内袜身上设置弹性绷带部,所述弹性绷带部的外表面上涂覆弹性橡胶层,所述弹性绷带部具有第一环圈部和第二环圈部,所述第一环圈部向前侧延伸出两根前脚带,两根所述前脚带的末端连接第二环圈部,所述第一环圈部向后侧延伸出一根后跟环;所述第一环圈部套设在内袜身的后端,所述后跟环套设在内袜身的跟端,所述第二环圈部套设在内袜身的前端,两根所述前脚带位于内袜身的两侧;
通过弹性绷带部使得内袜体拆卸后对脚体的保护强度进一步提高,具体通过弹性绷带部在内袜体上的固定形成施加在脚上的张紧力以避免运动中的挫伤。而直接将弹性绷带绑缚在脚上,为避免绷带轻易松脱需要将绷带拉得过紧,进而造成脚部受勒过紧而不舒适,通过在内袜体上的固定,即能实现绑缚的牢靠,又能起到脚部张紧作用,还保障了脚部的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海平,未经金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1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