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机中的经纱送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1272.3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4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米岛芳之;名木启一;田村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D49/06 | 分类号: | D03D49/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中的 经纱 送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机中的经纱送出装置,所述经纱送出装置具备:两个经纱轴,它们沿上下方向以及/或前后方向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上;松经机构,其针对每个经纱轴而设置且缓和经纱的张力变化,每个松经机构具备在织机上使轴线朝向编织宽度方向设置的支撑轴以及可摆动地支撑于该支撑轴的松经辊,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撑结构体,所述支撑结构体为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安装于织机框架上的单一的支撑结构体且沿编织宽度方向分开设置有一对,该支撑结构体具有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两个松经机构中的一个松经机构的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另一个松经机构的支撑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纱送出装置,所述经纱送出装置具备:两个经纱轴,它们沿上下方向以及/或前后方向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上;松经机构,其针对每个经纱轴而设置且缓和经纱的张力变化,每个松经机构具备在织机上使轴线朝向编织宽度方向设置的支撑轴以及可摆动地支撑于该支撑轴上的松经辊。
背景技术
作为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织机中的经纱送出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经纱送出装置。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经纱送出装置具备沿上下方向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的两个经纱轴。还有,该经纱送出装置具备与每个经纱轴对应设置的松经机构。并且,从每个经纱轴拉出的经纱绕挂在对应于每个经纱轴的松经机构的松经辊上并转变方向,被引向编织前侧。
另外,在具备如上结构的经纱送出装置的专利文献1的织机中,织机框架包括用于支撑位于上述的两个经纱轴中的下侧的下经纱轴的下侧送出架以及用于支撑位于上侧的上经纱轴的上侧送出架。即,专利文献1的织机中的织机框架将配置有筘、综框等的主体框架和上述的下侧送出架以及上侧送出架进行组合而构成。
并且,在该经纱送出装置中,如上所述与每个经纱轴对应设置的松经机构的松经辊支撑于支撑对应的经纱轴的送出架。
更详细而言,下侧送出架安装有作为支撑结构体的支撑托架(以下,称为“下侧支撑托架”),与下经纱轴对应的松经辊(以下,称为“第一松经辊”)经由支撑臂可摆动地支撑在由该下侧支撑托架支撑的支撑轴上。同样地,上侧送出架安装有作为支撑结构体的支撑托架(以下,称为“上侧支撑托架”),与上经纱轴对应的松经辊(以下,称为“第二松经辊”)经由支撑臂可摆动地支撑在由该上侧支撑托架支撑的支撑轴上。从而,专利文献1的经纱送出装置构成为,每个松经辊由分别对应安装于织机框架上的支撑托架支撑。
另外,在具有经纱送出装置的织机中,因织造时的经纱的开口动作而造成经纱整理不良时,一般通过调整松经辊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来改善经纱整理。而且,在普通的织机中采用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用于调整(位置调整)松经辊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结构。因此,虽然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特别公开所述位置调整,但是为了能够进行所述位置调整,认为专利文献1的经纱送出装置也采用了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结构。
有关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用于所述位置调整的结构,详细而言,专利文献2的经纱送出装置构成为,贯穿于支撑松经辊的支撑结构体(专利文献2的托架)中的螺栓拧入到织机框架中,由此该支撑结构体安装于织机框架上。而且,作为用于所述位置调整的结构,该支撑结构体中供螺栓贯穿的孔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即,支撑结构体安装于织机框架上的结构为,为了实现松经辊的所述位置调整,可在该长孔的范围之内改变支撑该松经辊的支撑结构体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还有,该经纱送出装置作为所述位置调整的结构具备位置调整机构,该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用于调整支撑结构体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定位螺栓。
然而,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的经纱送出装置构成为,与两个经纱轴的每个相对应设置有松经机构(松经辊),每个松经辊通过分别对应设置的支撑结构体支撑于织机框架。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当为了改善经纱整理在该经纱送出装置中进行所述位置调整时,对每个松经辊的各自必须要进行调整对应的支撑机构体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1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禽粪污液体生态治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抗裂防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