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组织切片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2080.4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祁德波;李欣;邢萌;彭德志;王新国;谢风祥;张丽冉;毕春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0;G01N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组织 切片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组织切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脱水、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在浸蜡与包埋步骤后,还包括将蜡块浸入酒精溶液‑甘油的混合液中浸泡20‑28h的步骤;所述酒精溶液‑甘油的混合液中,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为55‑65%,酒精溶液与甘油的体积比为(8‑10):1。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修正因前期组织脱水导致的组织块过硬的现象,使组织块变软,便于切片,且不易出现组织破碎和脱片现象,样本的形态学保持完整;特别是在免疫组化修复过程中,不再出现因组织脱片、破碎等导致的定位不准确或假阴性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理组织切片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组织切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技术,主要用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在病理学和法医学等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临床和医学科研做出过重大贡献。石蜡切片主要步骤为:标本采集、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展片、烘片、染色、封片等;后续还针对石蜡切片发明了原位杂交等一系列切片分析技术。然而,要做好石蜡切片,达到完全稳定样本性状、保持组织形态不因切片操作使其失真的要求,需要很多方面的注意。针对不同的组织,需要有不同细节的特定方法,才能有更好的针对性,从而更好的展现组织样本的展现样本特点而又不因切片操作使其失真。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全身,皮肤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给切片制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皮肤结构主要分为三层: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织,其中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及皮肤附属器,如皮脂腺、汗腺等。皮肤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如表皮层主要含有角蛋白,真皮层及皮下组织主要含有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以上不同成分使皮肤各层的硬度和韧性有所差别,在切片中常会出现皱褶、易脱片等现象,而且由于皮肤组织中纤维成分特别丰富而致密,给制片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传统的皮肤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中,在常规取材、脱水、包埋、切片后容易出现如下两种现象:
(1)制作常规HE切片时:组织块过硬,后续切片困难,易脱片和破碎;
(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高温高压修复和多次漂洗过后组织破碎严重。
而组织破碎后会导致镜下形态学不完整,免疫组化抗体定位不准确,易出现假阴性,使得皮肤组织切片不能够保持组织形态完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肤组织切片的制作方法。该方法能够修正因前期组织脱水导致的组织块过硬的现象,使组织块变软,便于切片,且不易出现组织破碎和脱片现象,样本的形态学保持完整;特别是在免疫组化修复过程中,不再出现因组织脱片、破碎等导致的定位不准确或假阴性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肤组织切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脱水、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染色、封片;且在浸蜡与包埋步骤后,还包括将蜡块浸入酒精溶液-甘油的混合液中浸泡20-28h的步骤;
所述酒精溶液-甘油的混合液中,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为55-65%,酒精溶液与甘油的体积比为(8-10):1。
优选的,所述酒精溶液-甘油的混合液中,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为60%,酒精溶液与甘油的体积比为9:1。
进一步优选的,浸蜡与包埋后,将蜡块浸入酒精溶液-甘油的混合液中浸泡24h。
优选的,所述脱水步骤为: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逐步脱水,先用80%的乙醇脱水30-50min,然后用90%的乙醇脱水30-50min,再用95%乙醇脱水2次,每次40-60min,最后用100%乙醇脱水2次,每次20-40min。
优选的,所述透明步骤为:先用无水乙醇-甲基环己烷混合液中预处理5-10min;取出后再浸入甲基环己烷中20-30min,使之透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2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