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检测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2622.8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8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袁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兴芳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检测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水检测体系。
背景技术
在一些污水处理厂内一般都会设有污水处理系统,而对于污水定期抽样检测是污水治理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现有的污水检测设备设置模式过于简单,不能对待检测的污水进行区分存储,同时在对污水箱洗刷时易将洗刷水与待检测污水混合,因此,大大降低了污水原有浓度,给检测增加难度,同时也直接造成了检测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污水检测体系。
本发明的 一种污水检测体系,包括固定安装在机体上的污水箱、与污水检测箱连接的的排送管以及与净化设备连接的的输送管,地面中设置有安放腔,所述安放腔中右下端通过转向轴可转向地安装有转向板,所述转向板左端设置有第一通透孔,所述安放腔下端固定安装有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中设置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中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第一容腔分隔成第一上容腔和第一下容腔,所述第一下容腔中可上下平滑地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中点处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柱,所述第一顶柱上端穿透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一套筒并探入所述安放腔中,所述第一挡板中左右对应设置有互通所述第一上容腔和第一下容腔的第二通透孔,所述第一滑块中左右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透孔配合且上下互通的第三通透孔,所述第一挡板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透孔相配合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透孔相配合的第二垫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第一上容腔互通,所述排送管与所述第一下容腔互通,所述污水箱下端固定安装有空透管,所述空透管中设有控管阀,所述污水箱右侧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控管阀电性连接的第一电钮和第二电钮,所述第一电钮用以控制所述控管阀打开,所述第二电钮用以控制所述控管阀关闭,所述空透管下端向下穿透所述第一通透孔并与所述第一上容腔互通,机体中设置有洁净装置,所述洁净装置上端安装有输进管,所述输进管中安装有开合阀,所述洁净装置下端安装有与所述污水箱互通的洁净管,机体上还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用以驱动所述开合阀开启,地面中还设置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转向板枢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顶柱上端可转向地安装有与所述转向板底面相配合的第一滚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下容腔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下容腔底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的接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以将所述第一滑块向上顶压,从而使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分别与所述第三通透孔和所述第二通透孔相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中且口部向上的滑槽以及平滑安装在所述滑槽中的承载板,所述滑槽底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承载板连接的接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以将所述承载板向上顶压,所述承载板下端面中点处固定设置有第二顶柱,所述第二顶柱下端探入所述安放腔中并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转向板上端面相配合的第二滚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洁净装置包括第二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中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中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第二容腔分隔成第二上容腔和第二下容腔,所述第二挡板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垫片,所述第二挡板以及所述第三垫片中点处均设置有互通所述第二上容腔和第二下容腔的第四通透孔,所述第二套筒上端中点处设置有第六通透孔,所述第二下容腔中平滑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滑块中左右对应设置有上下互通的第五通透孔,所述第二容腔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滑块上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以将所述第二滑块向下顶压而使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凸块相抵,所述第二套筒上端设置有横孔,所述横孔左端设置有互通所述安放腔的竖孔,所述横孔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盘绕轮和右盘绕轮,所述转向板左端固定安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左盘绕轮和右盘绕轮并逐一穿透所述第六通透孔和第五通透孔而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上容腔顶壁右侧设置有安放孔,所述安放孔中平滑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顶柱固定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右端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管配合的阻塞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兴芳,未经袁兴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2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型机能源供给系统
- 下一篇:带有零速保护结构的五辊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