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槽打钉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5068.9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8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光华 |
主分类号: | B25F1/00 | 分类号: | B25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468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槽打钉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槽拆装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槽打钉钳。
背景技术
就目前而言,现有的胶钳的钳头一般都是直的,具有剪线、扭线、夹铁钉等功能,在使用该类胶钳对线槽进行打钉时,操作极不方便,直的钳头夹持铁钉,和铁钉成锐角状,操作者在打钉时容易打到钳头,不利于打钉过程顺利进行,同时造成对钳头的损害,更有可能因为夹持不稳,使铁钉飞出,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损失;操作者在握持钳体时,由于钳头成直线型,手腕活动极不方便,长时间的打钉劳动会使得手腕关节劳损,此类设计不够人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操作安全、线槽打钉方便快捷的线槽打钉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槽打钉钳,包括握持部、转动轴和钳头,所述的钳头包括剪线部、夹持部以及设于剪线部、夹持部之间的助力臂,其中,所述的剪线部和转动轴连接;所述的剪线部设于助力臂的上部,所述的夹持部设于助力臂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剪线部和助力臂形成的角度β为90°≤β<180°。
进一步的,所述的助力臂和夹持部形成的角度α为90°≤α<180°。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动轴上设有自带磁性的吸钉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持部外侧设有可拆装的线槽顶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线槽顶杆和夹持部呈垂直状设置,且线槽顶杆的一端设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持部内表面设有凹凸状纹路。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的钳头,连接可靠,剪线部和夹持部的阶梯状设置,使得在给线槽打钉时方便、快捷,提升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2、剪线部和助力臂形成合适的角度方便握持,打钉更为方便;
3、助力臂和夹持部形成合适的角度能优化钳头使用性能,在打钉时能让夹持部贴住线槽,方便打钉,也利于把控握持部,使操作者的手腕可自然的握持钳体,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负担;
4、设有吸钉器,可将铁钉放置于吸钉器上,方便操作者提取铁钉,提高打钉效率;
5、线槽顶杆可拆装,使用方便;
6、垂直状设置可以使铁钉能打在线槽中间,提高打钉效果;线槽顶杆能活动调整位置,方便线槽的固定;
7、夹持部的凹凸状纹路能加强夹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中:1、握持部;2、转动轴;3、钳头;4、吸钉器;5、线槽顶杆;31、剪线部;32、助力臂;33、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2所示,一种线槽打钉钳,包括握持部1、转动轴2和钳头3,所述的钳头3包括剪线部31、夹持部33以及设于剪线部31、夹持部33之间的助力臂32,其中,所述的剪线部31和转动轴2连接;所述的剪线部31设于助力臂32的上部,所述的夹持部33设于助力臂32的下部。使用本发明的操作方便快捷,在给线槽打钉时,夹持部能贴合线槽,打钉方便、安全可靠,同时提升了劳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剪线部31和助力臂32形成的角度β优选为120°,所述的助力臂32和夹持部33形成的角度α优选为120°,通过设置这个角度,可以使得操作者在手持钳体时,获得最舒适的握持感,而且助力臂32倾斜设置,在给线槽打钉时,不至于打到助力臂32上,造成对钳头3的损耗。剪线部31、助力臂32和夹持部33之间圆滑过渡使得钳头3的强度、耐用度得以提升,所述的夹持部33和剪线部31呈阶梯状设置,又使得打钉时,在保证握持钳体舒适度的同时可以保证夹持部33贴住线槽底部,方便操作者安全使用线槽打钉钳。
接着,所述的转动轴2上设有自带磁性的吸钉器4,可以将铁钉放在吸钉器4上,方便操作者取钉作业;所述的夹持部33外侧设有可拆装的线槽顶杆5,所述的线槽顶杆5和夹持部33呈垂直状设置,且所述的线槽顶杆5的一端设有螺纹,在打钉时,通过调整线槽顶杆5可以固定线槽,能将铁钉打在线槽中部,打钉过程简单、快捷。所述的夹持部33内表面设有凹凸状纹路,可以使钳头3更稳定的夹紧铁钉,避免打钉时铁钉飞出的情况发生,安全可靠。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光华,未经陆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5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