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零件探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5466.0 | 申请日: | 2017-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1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振锋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1134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零件 探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探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零件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探伤机一般为无损探伤,探伤机专供造船、石液、化工、机械、航天、交通和建筑等工业部门检查船体、管道、高压容器、锅炉、飞机、车辆和桥梁等材料、零部件加工焊接质量,以及各种轻金属、橡胶、陶瓷等加工件的质量。显示出材料加工成的零件和焊接的表面及内部缺陷,以评定制品的质量。 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可检出材料表面的极细微裂纹、发纹、白点、折叠、夹杂物等缺陷,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且能直观的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检查缺陷的重复性好。在管材、棒材、型材、焊接件、机加工件、锻件探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压力容器和轴承的定检中更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自从出现机械,就有了相应的机械零件。但作为一门学科,机械零件是从机械构造学和力学分离出来的。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机械零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限元法、断裂力学、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体建模、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等理论,已逐渐用于机械零件的研究和设计。更好地实现多种学科的综合,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求新的原理和结构,更多地采用动态设计和精确设计,更有效地利用电子计算机,进一步发展设计理论和方法,是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向。
机械零件在生产制造时,需要进行抽样检测,探伤检测是检测的一种重要步骤,但现有技术中探伤过程中磁悬液消耗较多,浪费程度较大,企业成本增加,同时检测人员也可以将多余的磁悬液收集后进行循环使用,但是磁悬液使用后,内部会混入杂质,影响探伤的结果,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机械零件探伤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零件探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件探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深度过滤机构和循环使用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底座、过滤网、探伤机、垫脚、机头、机柱、工作台和漏液管,所述机柱设置在底座上端,所述垫脚设置在底座下端面,所述机头设置在机柱顶端,所述探伤机设置在机头内部,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机头与底座之间,所述工作台下端连接漏液管,所述深度过滤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深度过滤机构包括支脚、滤袋框架、控制仪、文式管、安装座、气包、脉冲电磁阀、喷吹管、上盖板、箱体、除尘滤袋、集料斗、阀门和废料槽,所述上盖板铰接在箱体上端面,所述箱体通过支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集料斗设置在箱体内部底端,所述集料斗下端设置有阀门,所述滤袋框架通过文式管固定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除尘滤袋设置在滤袋框架内部,所述喷吹管设置在箱体内部上侧,所述喷吹管与外侧脉冲电磁阀连接,所述气包通过安装座安装在箱体左端面,所述脉冲电磁阀与气包连接,所述控制仪与脉冲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废料槽设置在箱体下侧,所述循环使用机构包括回液管、液泵、液箱、喷液嘴、液罐、输液管、输送泵、接触开关、联通室、触杆和漂浮球,所述液箱设置在机头左端面,所述液泵设置在液箱内部,所述液泵通过回液管与集料斗底端连接,所述喷液嘴设置在探伤机左侧,所述喷液嘴与液箱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液罐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输送泵设置在液罐内部,所述输送泵与液箱通过输液管连接,所述液罐上端设置有罐盖,所述联通室设置在液箱右端面,所述接触开关设置在联通室内部顶端面,所述漂浮球设置在联通盒内部,所述漂浮球上端设置触杆。
进一步地,所述液箱与联通室接触面开设有联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开关与输送泵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垫脚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垫脚分别设置在底座下端面四个棱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漏液孔,若干所述漏液孔等距开设于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滤袋框架和除尘滤袋均设有五个,五个所述滤袋框架等距安装在箱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液罐内部注有磁悬液。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透明玻璃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振锋,未经胡振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5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焊件缺陷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液态金属的便携式磁粉探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