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脑横机密度稳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5987.6 | 申请日: | 201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姜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龙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D04B1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脑 机密 稳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脑横机密度稳定装置,包括三角底板、密度三角和密度稳定三角U型槽,三角底板上两侧均安装有织针导引上三角,织针导引上三角内侧安装有密度三角,密度三角表面设有密度三角凸台,密度三角内侧安装有翻针三角,密度三角上的密度三角凸台和密度稳定三角内的密度稳定三角U型槽相配合设置,实现密度三角和密度三角凸台的上下移动功能,密度稳定三角下端增设一个织针位置限制块,织针不会因机器速度过快或过慢受惯性的影响发生位置变化,织针通过密度三角和密度稳定三角之间时,为了防止织针碰撞密度稳定三角尾部的织针控制块,在密度三角顶部增加一个限位螺丝防止密度稳定三角过高碰到织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度稳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脑横机密度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业在中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在纺织机器中,电脑横机必不可少。电脑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
然而,目前电脑横机的密度三角结构相对简单,当机头编织速度较慢时,密度相对变化不会太多,在电脑横机的设计误差范围之内,随着电脑横机技术的来断进步,电脑横机的编织速度越来越快,织针沿着密度三角运行轨迹由于速度快织针自身重量产生的惯性使织针向下压,造成与织针接触的线圈变大使布片密度变松,速度越快密度越松,造成编织物会因机头速度快慢布片两边对比有长短问题,设计一种电脑横机的密度稳定装置,解决目前单系统电脑横机编织速度快慢引起的密度松紧,提高编织物的密度稳定性,减少生产中出现长短片的问题,减少废片率,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电脑横机应用的基础上,为电脑横机的密度稳定装置提供一种辅助功能,设计一种电脑横机密度稳定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电脑横机密度稳定装置,包括三角底板、密度三角和密度稳定三角U型槽,所述三角底板上两侧均安装有织针导引上三角,所述织针导引上三角内侧安装有密度三角,所述密度三角表面设有密度三角凸台,所述密度三角内侧安装有翻针三角,所述织针导引上三角下侧安装有织针导引下三角,所述织针导引下三角内侧下端安装有选针导引上三角,所述选针导引上三角上端安装有用于减震的弹簧,所述述织针导引上三角和密度三角之间设有密度稳定三角,所述密度稳定三角上开设有密度稳定三角U型槽,所述密度三角顶部安装有防止密度稳定三角过高碰到织针的限位螺丝。
优选的是,所述织针导引上三角、密度三角、翻针三角、织针导引下三角和选针导引上三角均设有两个。
优选的是,两个所述织针导引上三角为对称设置,所述密度三角、翻针三角、织针导引下三角和选针导引上三角也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密度稳定三角U型槽为椭圆形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密度稳定三角U型槽和密度三角凸台为配合设置,使得密度三角和密度稳定三角相配合可以上下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密度稳定三角下端还安装有织针位置限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龙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龙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5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