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自动安全预警无污染环保半成品脱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6427.2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建;王学锋;颜曦明;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全自动 安全 预警 无污染 环保 半成品 脱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安全预警无污染环保半成品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半成品的生产步骤为:1、将各种试剂通入的脱气罐中;2、将气体通过气体汽化器气化后由净化气体的气体净化装置通入到脱气罐中搅拌进行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加入稳定剂搅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入气体,反应的过程中可能还会产生新的气体。而半成品化学合成的脱气罐中的气体大多数为有毒有害气体,很显然,脱气罐的气密性并不完全可靠,半成品合成的脱气罐存在气体泄露的问题。如果发生气体泄露,直接结果为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严重的可能发生爆炸,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与损失。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可以实现生产车间自动生产的新型安全无污染环保半成品脱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安全预警无污染环保半成品脱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全自动安全预警无污染环保半成品脱气装置,包括脱气罐部分、物料运送部分、气体输送部分、恒压部分、搅拌装置部分和气体预警装置部分,所述物料运送部分包括位于脱气罐顶端的进料管和位于脱气罐底端的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止回阀,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用于控制的出料管打开或关闭的出料电磁阀;所述气体输送部分包括位于脱气罐顶端的排气管和位于脱气罐底端的进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尾气止回阀,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气管打开或关闭的进气电磁阀;所述恒压部分为位于脱气罐顶端的直通管,所述直通管上设有控制直通管打开或关闭的直通管电磁阀;所述搅拌部分为物料搅拌装置,所述物料搅拌装置位于脱气罐内部;所述气体预警装置部分设置于脱气罐的外壁,用于对泄露的气体进行预警,当空气中该气体组份超过标准量时,所述气体预警装置部分发出警报声。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全自动安全预警无污染环保半成品脱气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直通管电磁阀、出料电磁阀和进气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直通管电磁阀、出料电磁阀和进气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半成品罐,连接脱气罐底端的出料管。
在不启动时,所述新型全自动安全预警无污染环保半成品脱气装置的所有管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直通管电磁阀和出料电磁阀处于同时开启和同时关闭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泵,所述出料泵设置于出料电磁阀和半成品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位于尾气止回阀和排气管末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净化气体的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位于进气管的起始端和进气电磁阀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所述新型全自动安全预警无污染环保半成品脱气装置,包括气体预警装置部分,当脱气罐中气体发生泄漏时,气体预警装置部分可根据空气中该气体的含量判定是否触发报警,安全可靠,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减少了人员伤亡,可以保证实现整个过程连续自动化生产。所述气体输送部分的进气管上设置有气体净化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可确保脱气罐中的气体更纯净,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合成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气体混杂造成的爆炸发生;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在尾排放前,将有毒有害气体吸收干净,实现无污染排放,更加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全自动安全预警无污染环保半成品脱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脱气罐1,进料管11,进料止回阀111,出料管12,出料电磁阀121,出料泵122,排气管13,尾气止回阀131,进气管14,进气电磁阀141,直通管15,直通管电磁阀151,半成品罐2,半成品罐底端的出料电磁阀211,物料搅拌装置16,气体预警装置部分17,尾气处理装置132,气体净化装置1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6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