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石轴向正余弦加卸载单轴试验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8464.7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华;郭栋;杨希强;赵富强;姜海纳;徐学聪;张克;张文皓;徐振元;冯国瑞;崔家庆;宋诚;胡胜勇;李振;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 | 分类号: | G01N3/3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轴向 余弦 卸载 试验 装置 | ||
1.一种岩石轴向正余弦加卸载单轴试验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机架(1)、恒力加卸载装置、变力加卸载装置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13),试验机架(1)包括四根边柱固定的机架底座(27)和机架顶板(26),机架顶板(26)中部开有贯通的矩形通孔(28),恒力加卸载装置包括液压支架(9)、下加压板(3)、液压泵安装台(4)和液压泵(20),液压支架(9)下端固定在机架底座(27)上,液压支架(9)上端固定有液压泵安装台(4),液压泵安装台(4)上部设置有下加压板(3),液压泵(20)固定在液压泵安装台(4)的下部,液压泵(20)通过油管(23)连接有液压恒力轴(24),液压恒力轴(24)贯穿液压泵安装台(4)的中心并与下加压板(3)固定;变力加卸载装置包括上加压板(2)和电动机(14),电动机(14)设置在机架顶板(26)底部,电动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旋转圆盘(17),旋转圆盘(17)上开有偏心孔(19),上加压板(2)上部中心位置固定有球形铰架(8),上加压板(2)四周分别固定有弹簧固定杆(6),弹簧固定杆(6)上端与机架顶板(26 )固定,球形铰架(8)连接有弹簧连接杆(7),弹簧连接杆(7)上端铰接有旋转圆盘(17)的偏心孔(19),上加压板(2)和下加压板(3)间放置有试件(5),试件(5)表面设置有应力传感器(10)和应变传感器(11),应力传感器(10)和应变传感器(11)通过导线(12)连接有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13);岩石轴向正余弦加卸载单轴试验机装置试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 将试样(5)放置在下加压板(3)上;S2. 将应力传感器(10)和应变传感器(11)分别加装到试件(5)上,并将两种传感器分别连接到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13);S3.将上加压板(2)、下加压板(3)与试件(5)接触,此时恒力加卸载装置和变力加卸载装置均对试件不产生作用力,保证上加压板(2)对试件(5)产生的作用力为0;S4. 开启液压泵(20),使恒力加卸载装置工作,此时液压恒力轴(24)对下加压板(3)产生5MPa的压力,使试件(5)受到一个恒定大小为5MPa的力;S5. 调节旋转圆盘(17),使弹簧连接杆(7)与旋转圆盘(17)连接处于弹簧连接杆(7)不受力的位置,此时弹簧连接杆(7)对上加压板(2)作用力为0;S6. 开启电动机(14),使旋转圆盘(17)开始工作,旋转圆盘(17)以10rad/min的角速度逆时针旋转,并带动与偏心孔(19)铰接的弹簧连接杆(7)做上下往复式运动,从而实现弹簧连接杆(7)对下加压板(3)产生正余弦变化压力;S7. 根据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13)采集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得到试件(5)在正余弦加压状态下的弹性模量物理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正余弦加卸载单轴试验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支架(9)包括4根呈正方形布设的相同液压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正余弦加卸载单轴试验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固定杆(6)在上加压板(2)上部呈正方形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正余弦加卸载单轴试验机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机(14)上设置有电动机电源连接部(15)和电动机控制部(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正余弦加卸载单轴试验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泵(20)上设置有液压泵动力连接部(21)和液压泵控制器(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正余弦加卸载单轴试验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恒力轴(24)为液压缸,液压恒力轴(24)的一端固定在液压泵安装台(4)的底部,另一端贯穿液压泵安装台(4)并固定在下加压板(3)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84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