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8657.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8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唐本忠;胡蓉;秦安军;赵祖金;胡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1/02 | 分类号: | C08G61/02;C12Q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智英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聚集 诱导 发光 性质 共轭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式为式I,其中:R1独立的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芳基、杂芳基;R2独立的为芳基、杂芳基;R3、R4独立的为烷基、卤素、巯基或‑RY,RY中R为亚烷基中一个或多个碳被杂原子取代且杂原子不直接相互连接,杂原子为O和/或S,RY中Y为端基;R3、R4相同或不同;m为1‑200任一整数。所述共轭聚合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对活细胞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不受凋亡细胞(早期和晚期)、坏死细胞、微生物影响,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并且示踪时间长。所述共轭聚合物在特异性标记活细胞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特异性标记活细胞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发展一种高灵敏、高发光效率和高选择性的活细胞探针用于体外检测细胞活性及评估药物分子的细胞毒性,对于新药研发、毒理研究及药物分子最终应用于临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荧光标记法对于实现活细胞特异性分析有着显著的优点,如: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和光学性能易调控。然而,目前商业化染料主要是具有聚集导致荧光猝灭(ACQ)性质的荧光材料,其在聚集态下,容易发生荧光猝灭,而且其自身在溶液态的高背景荧光也会明显降低检测、成像过程中的信噪比。传统的活细胞染料的光稳定性、生物兼容性、选择性仍有待提高。
与ACQ相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的荧光探针,在稀溶液中发光很弱,但在聚集态具有很强的荧光发射。虽然AIE小分子具有众多优异的性能,但是其结构多样性及可修饰性不及聚合物体系,且很多功能是小分子体系难以实现的。针对AIE小分子这些不足,发展更好的荧光材料尤为重要,因此在本发明中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光学性质优异且在生物医药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的AIE共轭聚合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共轭聚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共轭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共轭聚合物的应用。所述共轭聚合物在特异性标记活细胞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共轭聚合物,其结构式为式I:
其中:
R1独立的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芳基、杂芳基;R2独立的为芳基、杂芳基;R3、R4独立的为烷基、卤素、巯基或-RY,RY中R为亚烷基中一个或多个碳被杂原子取代且杂原子不直接相互连接,杂原子为O和/或S,RY中Y为端基;R3、R4相同或不同;m为1-200任一整数。
R1优选为以下化合物的4个苯环上分别失去一个氢的基团,失去的氢为间位或对位上的氢;所述化合物为四苯基乙烯、四苯基吡嗪、四苯基噻咯、五苯基吡咯、四苯基并二噻吩氧化物。各化合物的结构为:
所述R2优选为C6-18芳基或C4-14杂芳基,又优选为以下化合物失去两个氢的基团,所述化合物为苯、萘、蒽、菲、芘、吡咯、吡啶、噻吩、嘧啶、咪唑、联噻吩、苯并噻吩、萘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呋喃、喹啉、异喹啉、苯并喹啉、稠噻吩、苯并噻二唑、萘二噻二唑、苯并三唑。其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8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