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器绝缘接线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8859.7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2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章昆;刘小二;谢梦;陈飞;梁军;余珊珊;胡宇洋;代丽君;王玲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万仲达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绝缘 接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绝缘接线杆,包括测量钩和绝缘伸缩杆,所述测量钩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伸缩杆的顶端上,所述绝缘伸缩杆的顶端可转动地套装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上安装有可勾在避雷器柱体上的固定钩,所述绝缘套管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绝缘伸缩杆上,所述限位螺钉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肩;所述测量钩的前端为尖头结构。适用于电力设备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检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避雷器绝缘接线杆。
背景技术
目前,避雷器是限制过电压的重要电力设备,其进行交接、例行等试验时,需用到作业车或者绝缘接线杆进行辅助接线。由于作业车的使用受到作业场地、车辆数目、操作人员等情况的限制,所以现阶段,避雷器试验接线大多采用绝缘接线杆辅助接线的形式。现有的绝缘接线杆由测量钩和绝缘伸缩杆组成,使用时,先通过测量钩将绝缘接线杆挂在避雷器金属法兰上,再在测量钩靠近绝缘伸缩杆裸露金属处连接试验线即可。现有的绝缘接线杆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测量钩既会受到绝缘伸缩杆的重力作用,又会受到试验线的拉扯作用,所以在复杂的作业现场,测量钩容易出现固定不牢的情况,从而会出现在加压过程中因风吹、碰撞等因素导致绝缘接线杆滑倒的现象,危及了周围作业人员安全;
2、由于测量钩的前端为平面,所以当遇到避雷器法兰有油漆、金属氧化层或者脏污的情况时,测量钩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会造成无法加压或者测试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雷器绝缘接线杆。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避雷器绝缘接线杆,包括测量钩和绝缘伸缩杆,所述测量钩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伸缩杆的顶端上,所述绝缘伸缩杆的顶端可转动地套装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上安装有可勾在避雷器柱体上的固定钩,所述绝缘套管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绝缘伸缩杆上,所述限位螺钉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肩;所述测量钩的前端为尖头结构。
通过在绝缘伸缩杆的顶端可转动地安装绝缘套管,并在绝缘套管上安装固定钩,这样,可通过固定钩将本绝缘接线杆勾在避雷器柱体上,将绝缘伸缩杆的重力通过固定钩转移到避雷器柱体上,从而可大大地减小测量钩的受力,避免了测量钩出现固定不牢的情况的发生;同时,限位槽与限位螺钉之间的配合,可保证测量钩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从而可保障在通过固定钩将本绝缘接线杆勾在避雷器柱体上后,不影响测量钩挂接在避雷器金属法兰上;最后,通过将测量钩的前端设计成尖头结构,这样可轻松地破坏避雷器金属法兰表层的油漆、氧化层及脏污,以确保测量钩接触良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钩安装在所述绝缘套管的上端侧壁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绝缘套管的中部侧壁上。通过将固定钩安装在绝缘套管的上端侧壁上,并将限位槽设置在绝缘套管的中部侧壁上,这样能避免固定钩与限位螺钉之间发生干涉。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钩由具有记忆功能的钛合金硬质金属线制成,所述钛合金硬质金属线外设有绝缘护套。通过将固定钩设计成由具有记忆功能的钛合金硬质金属线制成,这样一方面能使固定钩方便地勾在避雷器柱体上,另一方面在转动调节测量钩的角度时可减小固定钩对避雷器柱体的损伤;而且通过在钛合金硬质金属线外加设绝缘护套,这样一方面能起到绝缘作用,另一方面能在转动调节测量钩的角度时进一步地减小固定钩对避雷器柱体的损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钩的直径为150~450mm。固定钩的直径根据避雷器柱体的直径设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钩的前端设有向外的折弯部。通过在固定钩的前端加设向外的折弯部,这样能防止固定钩在挂勾时对避雷器柱体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8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