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结构、口罩及口罩的外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9570.7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3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健;柯瑞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巽一(香港)有限公司;宁波卫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0;A62B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中国香港铜锣湾希慎***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芯 口罩 外罩 定位结构 第二定位部 第一定位部 开口 尾翼 卡槽 卡勾 卡叶 卫生防护用品 穿过 固定的 滑脱 面形 内壁 延伸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卫生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位结构、口罩及口罩的外罩。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结构构包括:形成在外罩的尾翼部的第一定位部和形成在滤芯的尾翼部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包括:开口以及由开口的一个内壁延伸出来且位于开口中的卡叶;卡叶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勾;第二定位部包括:用于供卡叶从滤芯的外侧穿过以到达滤芯的内侧的第一卡槽,以及用于供卡勾从滤芯的内侧穿过并露出于滤芯的外侧的第二卡槽。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口罩及口罩的外罩。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尽可能避免滤芯从外罩中滑脱出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卫生防护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结构、口罩及口罩的外罩。
背景技术
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口罩,通常指佩戴于口鼻部位且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阻挡有害物质(例如粉尘颗粒、有害气体等)进入人体内的防护用品。
现有口罩的外罩与滤芯,通过形成在滤芯上的开口与形成在外罩内侧的凸起部固定,开口嵌入凸起部实现固定。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滤芯与外罩通过开口与凸起部固定,固定的不够牢靠,滤芯容易从外罩中脱落(尤其是运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结构、口罩及口罩的外罩,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尽可能避免滤芯从外罩中滑脱出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定位结构,应用于包括外罩和滤芯的口罩,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罩的尾翼部的第一定位部和形成在所述滤芯的尾翼部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开口以及由所述开口的一个内壁延伸出来且位于所述开口中的卡叶;所述卡叶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勾;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用于供所述卡叶从所述滤芯的外侧穿过以到达所述滤芯的内侧的第一卡槽,以及用于供所述卡勾从所述滤芯的内侧穿过并露出于所述滤芯的外侧的第二卡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口罩,包括外罩、滤芯以及上述的定位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口罩的外罩,外罩为上述的口罩中的外罩。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即在本发明提供的定位结构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开口及位于开口中的卡叶,卡叶的外表面形成有卡勾,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卡叶从滤芯的外侧穿过第一卡槽到达滤芯的内侧,卡勾从滤芯的内侧穿过第二卡槽到达滤芯的外侧,从而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尽可能避免滤芯从外罩中滑脱出来。
另外,定位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滤芯上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用户的鼻梁位置以及下巴位置的两个第三定位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外罩上且与所述两个第三定位部匹配的两个第四定位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滤芯(或外罩)的固定方位,进一步提高了外罩与滤芯固定的牢靠程度。
另外,定位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罩的内表面且对应于所述用户的鼻梁区域的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滤芯,且迫使所述滤芯与所述用户的鼻梁区域紧密接触。本实施例中,外罩的内表面上对应于用户的鼻梁区域形成有抵持于滤芯的第一抵持部,使得滤芯能够与用户的鼻梁区域紧密接触(即第一抵持部能够对滤芯起到软性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滤芯与面部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外部空气(未过滤的)从滤芯与鼻梁区域之间的缝隙中进入人体内,提高了口罩的防护效果
另外,第一定位部为弹性材料。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为弹性材料,使得整个口罩非常柔软,提高了口罩使用的的舒服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的分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巽一(香港)有限公司;宁波卫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巽一(香港)有限公司;宁波卫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9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破玻器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多功能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