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一般停车场景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2411.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谭墍元;谢娜;徐春玲;郭伟伟;李颖宏;施翔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6 | 分类号: | B60W30/06;G08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卫麟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一般 停车 场景 自动 泊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面向一般停车场景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车体大小、重心位置、前后轴距、前后轮转动惯量定义车辆类型;
(2)对不同的车辆类型分别进行轨迹生成:将整个停车过程分为N个阶段,N个阶段的控制指令集合为δfN={δf(1),…,δf(N)};每个阶段中具体的车辆控制指令来自于K个控制角的集合Sδ={δ1,…,δk},每个类型的车辆可以获得KN个组合结果;每个阶段的时间长度为TN,总的时间长度为T=T1+…+TN;仿真步长为t,其中TN=K*t;
(3)根据车辆最终位置、偏角及速度,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得到车辆的控制指令组合;
(4)根据控制指令集合δfN={δf(1),…,δf(N)},结合当前具体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得出车辆停车轨迹;
(5)根据实际泊车轨迹与规划轨迹的偏差进行反馈控制,生成最终泊车轨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一般停车场景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得出车辆停车轨迹的具体步骤为:
1)前进模式中,根据车辆状态转移方程
及
δf=δmax,δr=0,
得到
其中,为前进模式中上一时刻车辆系统状态变量,为前进模式中下一时刻车辆系统状态变量;δf为前轮转向角,δr为后轮转向角,δmax为最大转向角;
2)倒车模式中,根据车辆状态转移方程
及
δr=0,δf=δmax
得到
其中,为倒车模式中上一时刻车辆系统状态变量,为倒车模式中下一时刻车辆系统状态变量,a11为轮胎刚度系数mgv对车辆转角控制量的影响系数;a12为轮胎刚度系数mgv对车辆转角速率Cflf的影响系数;a21为轮胎转动惯量Igz对车辆转角速率的影响系数;a22为轮胎转动惯量对车辆转角速率的影响系数;b11为前轮刚度系数对前轮转角控制量的影响系数;b12为后轮刚度系数对后轮转角控制量的影响系数;b21为前轮轮胎转动惯量对前轮转角控制量的影响系数;b22为后轮轮胎转动惯量对后轮转角控制量的影响系数;Cf为路面附着系数为μ时的前轮轮胎刚度系数;Cr为路面附着系数为μ时的后轮轮胎刚度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一般停车场景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反馈控制的具体步骤为:
根据车辆速度与车辆纵轴的夹角β及惯性坐标系下的转动角速度r进行反馈控制:
原系统的状态空间矢量表示为
系统参数的变化实际系统为
反馈系统的状态空间矢量表示为
其中,x=[β,r]T为理想系统的状态变量;x'=[β',r']T为实际系统的状态变量;A,B为状态常量;u为车辆转角;K为反馈矩阵;
由目标函数最小,得到状态反馈控制器为u=-Kx。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一般停车场景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控制反馈的具体步骤为:
根据车辆位置和转角偏差进行反馈控制:
由目标函数
最小,得到状态反馈控制器为u=-Kx
其中:
(x',y')表示实际轨迹点的坐标;
(x,y)表示理想轨迹点的坐标;
ψ'表示实际轨迹点的转角;
ψ表示理想轨迹点的转角;
K=[k1、k2]表示反馈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24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压力传感器单向阀
- 下一篇:汽车驾驶员疲劳驾驶智能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