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压铸聚乙烯膏状乳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3020.2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3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兰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B22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压铸 聚乙烯 膏状 乳化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五金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压铸聚乙烯膏状乳化涂料。
背景技术
铝合金压铸工艺中,液态金属与型腔上的涂料相互作用,生成碳化物吸附在铸件表面上形成斑点,影响铸件外观质量。因此,所选择的涂料要注意其成分,并要求在碳化时只放出最少的气体,对堆积和夹杂附加物严格控制。同时,工艺中要注意涂覆均匀度及模具温度对涂料挥发的影响,涂料涂覆的均匀程度、模具温度的变化,也能引起涂料挥发速率的不同。为此,涂料的选择还要根据压铸合金的种类、铸件大小、零件结构等情况,按照稀浓程度的不同而正确选用。
石墨油剂或沥青一类的涂料为现有铝合金压铸工艺中常用分型剂,其在铸件表面易形成斑点,已不能适应压铸件形状日益复杂,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显著减少铸件表面碳化物生成,具良好的分型和润滑效果的铝合金压铸聚乙烯膏状乳化涂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压铸聚乙烯膏状乳化涂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25%~30%,铝银浆10~25%,棉油酸3~5%,余量为机油。
优选的,聚乙烯25kg,铝银浆10 kg,棉油酸3 kg,机油62kg。
优选的,聚乙烯30kg,铝银浆25 kg,棉油酸5 kg,机油40 kg。
优选的,聚乙烯28kg,铝银浆28 kg,棉油酸4 kg,机油40 kg。
铝合金压铸聚乙烯膏状乳化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聚乙烯烘干备用;
b、机油加热至50℃,充分搅拌同时加入铝银浆;
c、机油、铝银浆混合物继续加热至70~80℃后加入棉油酸,同步搅拌;
d、加入聚乙烯后继续加热至105℃,聚乙烯全溶;
e、搅拌均匀,冷却即得。
聚乙烯是由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将它加人到一定温度的有机溶液中,能形成悬浮或分散状态易被乳化,便于均匀的喷涂或刷涂在压铸模型腔上,并保持良好的油膜,对锌合金、铝合金都可获得良好的分型效果。
综上,本发明具以下有益效果:
1、抗粘模能力强,适于分型困难,出模斜度小,所处条件恶劣的部位;
2、显著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和金属间咬焊;
3、积聚现象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压铸聚乙烯膏状乳化涂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25%~30%,铝银浆10~25%,棉油酸3~5%,余量为机油。
优选的,聚乙烯25kg,铝银浆10 kg,棉油酸3 kg,机油62kg。
优选的,聚乙烯30kg,铝银浆25 kg,棉油酸5 kg,机油40 kg。
优选的,聚乙烯28kg,铝银浆28 kg,棉油酸4 kg,机油40 kg。
铝合金压铸聚乙烯膏状乳化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聚乙烯烘干备用;
b、机油加热至50℃,充分搅拌同时加入铝银浆;
c、机油、铝银浆混合物继续加热至70~80℃后加入棉油酸,同步搅拌;
d、加入聚乙烯后继续加热至105℃,聚乙烯全溶;
e、搅拌均匀,冷却即得。
实施例一
a、取25kg聚乙烯烘干备用;
b、取62kg机油加热至50℃,充分搅拌同时加入10 kg铝银浆;
c、机油、铝银浆混合物继续加热至70~80℃后加入3 kg棉油酸,同步搅拌;
d、加入备用聚乙烯,继续加热至105℃,聚乙烯全溶;
e、搅拌均匀,冷却即得。
实施例二
a、取28kg聚乙烯烘干备用;
b、取40kg机油加热至50℃,充分搅拌同时加入28kg铝银浆;
c、机油、铝银浆混合物继续加热至70~80℃后加入4 kg棉油酸,同步搅拌;
d、加入备用聚乙烯,继续加热至105℃,聚乙烯全溶;
e、搅拌均匀,冷却即得。
本发明以南京成福塑业有限公司生产高压聚乙烯的副产品低聚物为原料,其熔点低,分散性好,成本低廉。铝银浆为山东邹平世银金属颜料有限公司生产的“101” 铝银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兰压铸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兰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3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材料增碳剂在熔模铸造制壳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