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炎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4365.X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鸣桐环保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腺炎 治疗 栀子 清热解毒 紫花地丁 蒲公英 败酱草 病理研究 乳腺疾病 原料药材 重量配比 凉血 排脓 清热 泻火 制备 祛瘀 提示 医学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炎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蒲公英10份、紫花地丁15份、栀子6份、败酱草9份。发明人依据家学渊源的治疗经验,领会典籍论述的要义,结合现代医学对乳腺疾病的病理研究,总结本发明,用以治疗乳腺炎。方中蒲公英、紫花地丁具清热解毒之功;栀子,入三焦经,清热,泻火,凉血;败酱草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诸药合用,治疗乳腺炎,基本可做到药到病除。临床实验提示,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应用于乳腺炎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乳腺炎,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
乳腺炎病因为:1、乳汁的淤积: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孕妇产前未能及时矫正乳头内陷,婴儿吸乳时困难;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没有及时将乳房内多余乳汁排空。③乳管不通,乳管本身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胸罩脱落的纤维亦可堵塞乳管;2、细菌的侵入: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造成乳头周围的破损,是细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径。另外婴儿经常含乳头而睡,也可使婴儿口腔内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继而扩散至乳腺间质引起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
中医学没有乳腺炎的病名,乳腺炎属中医“乳痈”的范畴。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气郁乳滞或胃热塞盛,气血凝滞,久而热毒炽盛。或因乳头轶裂,毒邪内侵;或乳儿口中热毒之气内名乳孔,导致乳内热毒炽盛。热盛乳腐,久而成脓。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记载于《中国药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炎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应用于乳腺炎治疗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蒲公英10份、紫花地丁15份、栀子6份、败酱草9份。
发明人依据家学渊源的治疗经验,领会典籍论述的要义,结合现代医学对乳腺疾病的病理研究,总结本发明,用以治疗乳腺炎。方中蒲公英、紫花地丁具清热解毒之功;栀子,入三焦经,清热,泻火,凉血;败酱草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诸药合用,治疗乳腺炎,基本可做到药到病除。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对象与方法
发明人于2013年9月到2014年3月期间共收集84例患者,病人依从性均好,可随访复查。
1.1 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2)年龄l8—65岁;(3)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病例
(1)不符合纳入标准;(2)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疾病;(3)近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
1.2 一般资料
84例患者中,性别女,年龄最小22岁,最大38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近2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相比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每日分早晚2次服用。
对照组口服头孢拉定片,按照其说明书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鸣桐环保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鸣桐环保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43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
- 下一篇:一组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