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缆熔接盒的光缆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4462.9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余文辉;张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贞芳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G02B6/44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绪洞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缆 熔接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缆熔接盒的光缆固定装置,包括盒体和光缆,所述盒体的中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套筒,所述光缆穿过两端的套筒,所述盒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挡盖,所述挡盖的顶端中部安装有弹簧卡块,所述盒体的底端与弹簧卡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顶端水平设有卡扣,所述第一卡槽的上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第一卡槽连通,所述凹槽内水平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抵块,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本发明结构稳定、简单,便于安装,一键式固定结构,便于操作,卡合稳固,防止光缆被意外拽动,可节省光缆熔接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加工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缆熔接盒的光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熔接盒或也被称为光缆接续盒或接头盒是光缆通信中的一种常用装置,用于将光缆熔接连接。由于光缆在熔接盒中的固定是否牢固会直接影响通信的可靠性,因此,熔接盒对光缆的固定能力是评价熔接盒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现有技术中,与熔接盒中的光缆固定有关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在一种类型中,其采用抱箍/扎带以及一另外的扎带,其中使用抱箍或扎带将光缆抱紧在光缆固定架的与熔接盒进缆口一侧相反的一端,通常光缆固定架为金工件,然后在熔接完成后,使用通常是尼龙的扎带将光缆保护套管固定在光缆固定架上熔接盒进缆口一侧一端,以防止光缆在受到外力时从熔接盒中脱出。在另一种类型中,其采用哈夫式结构,使用一对在中心处具有半圆形凹槽的半圆形盘来固定光缆。在上述两种结构中,对光缆的固定都不够稳固,容易在溶接中受外力发生串动甚至被拽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缆熔接盒的固定装置不方便操作且容易被外力拽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光缆熔接盒的光缆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光缆熔接盒的光缆固定装置,包括盒体和光缆,所述盒体的中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套筒,所述光缆穿过两端的套筒,所述盒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挡盖,所述挡盖的顶端中部安装有弹簧卡块,所述盒体的底端与弹簧卡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顶端水平设有卡扣,所述第一卡槽的上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第一卡槽连通,所述凹槽内水平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抵块,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第二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远离凸块的一端连接在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连杆的右侧平行设有限位杆,且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杆,所述盒体的中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架,且光缆贯穿两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三连杆,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水平设有强力弹簧,且强力弹簧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架上,且第三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三连杆的顶端内侧安装有心轴,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剪式连杆机构,所述剪式连杆机构远离固定架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压块。
优选地,所述卡块和第三连杆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制成,且卡块采用弧形结构,两个所述卡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压块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剪式连杆机构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剪式连杆机构有两个相互交叉的支撑杆构成,且两个支撑杆的中部相互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卡块由卡块和第二复位弹簧构成,所述挡盖的顶端中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滑动连接有弹簧卡块。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涂覆有润滑油,所述限位块通过滑孔与限位杆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贞芳,未经何贞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4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