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能源暖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4947.8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白晓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晓松 |
主分类号: | F24D12/02 | 分类号: | F24D12/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8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进水管 沼气罐 出水管 加热 沼气热水器 暖气片 混合能源 暖气设备 循环水管 节能环保 天然环保 循环水 节约 下端 中段 沼气 自然资源 水源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能源暖气设备,包括沼气罐、太阳能热水器、暖气片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沼气罐循环水管、第三出水管和沼气热水器,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左下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中段跟第一进水管连接,所第一出水管的右端跟沼气热水器的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沼气罐循环水管连接,本发明带有太阳能热水器,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来给沼气罐加热,使得沼气罐能够在冬季产生沼气,而且经过太阳能热水器加热后的热水再经过沼气热水器加热,这样可以更省能源,循环水的暖气片可以使水一遍一遍的加热而不被浪费掉,节约了水源也节约了热能,本发明采用两种天然环保的自然资源,节能环保,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用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合能源暖气设备。
背景技术
暖气片是一种采暖为主的采暖设备,主要在冬天寒冷的北方地区使用,具有保暖的作用,以前多使用铸铁暖气片,现在已经发展出了更多材质的暖气片,铸铁暖气片已经逐步退出了市场舞台,钢制暖气片、铜铝复合散热器、铝制暖气片等新型暖气片无论从材质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优于铸铁散热器,成为市场上最主流的暖气片,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混合气体,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条件下发酵,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沼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而沼气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合适的温度,如果温度太低则不能产生沼气,而在北方冬季需要采暖的情况下生产不出沼气,就造成了越是需要采暖越是没有沼气的尴尬现象,沼气经济环保可以通过沼气热水器对取暖片供暖来实现变废为宝,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混合能源暖气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能源暖气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能源暖气设备,包括沼气罐、太阳能热水器、暖气片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沼气罐循环水管、第三出水管和沼气热水器,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左下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中段跟第一进水管连接,所第一出水管的右端跟沼气热水器的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沼气罐循环水管连接,所述沼气罐循环水管的右下端与第三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右上端与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沼气罐的右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沼气热水器的下端连接,所述沼气热水器的下端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右端与暖气片连接,所述暖气片的右端与第三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三进水管的中段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三进水管的中上段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的上端与第四进水管连接,所述第四进水管与太阳能热水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上侧设有排气罐,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内部设有太阳能真空管,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下部设有支架。
优选的,所述沼气罐的下部设有出料盖和沼气罐支架,所述沼气罐的上部设有进料盖,所述沼气罐的外部设有保温外壳。
优选的,所述沼气热水器的上侧设有液晶显示屏,下侧设有调温按钮。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底座设有螺孔,所述水泵的底座通过螺栓和螺孔固定在墙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右上端、第一进水管的上端和自来水管的右端均设有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晓松,未经白晓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4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