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5316.8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锋;李书芒;周秋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金万正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7/24;C09J7/25;C09J133/08;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14;G09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1 | 代理人: | 代春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接触 再密封 标签材料 丙烯酸压敏粘合剂 丙烯酸 薄膜基材 总迁移量 残留量 透湿性 透氧性 下表面 制备方法和应用 标签 食品接触材料 溶剂残留量 食品包装 异氰酸酯 底纸 硅油 溶剂 制备 应用 | ||
1.一种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透氧率低于2.0×10-5cm3/m2·d·Pa、透湿性低于2.0×10-4kg(s·m2)的薄膜基材;
设置在所述薄膜基材下表面的溶剂型丙烯酸压敏粘合剂;所述溶剂型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中,溶剂残留量为5mg/m2至RL值,丙烯酸总迁移量为6mg/kg至RL值;
设置在所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的下表面的硅油底纸/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压敏粘合剂是包括作为第一液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作为第二液的异氰酸酯交联剂形成的食品接触再密封溶剂型丙烯酸二液交联压敏粘合剂,丙烯酸压敏粘合剂,其以重量份计分别为:
丙烯酸类单体20份-60份;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1份-0.5份;
引发剂0.2-0.5份;
溶剂40份-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基材为聚烯烃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尼龙、EVOH中的一种材质的薄膜或两种以上材质共混共挤薄膜;或者为在聚烯烃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尼龙、EVOH中的一种材质的薄膜或两种以上材质共混共挤薄膜上经蒸镀铝或者涂覆PVDC形成的薄膜基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乙酯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为甲苯-2,6-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苯基异氰酸酯、环己基异氰酸酯、六亚基异氰酸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丙酮、异丙醇、乙酸乙酯或丁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残留量为0.01mg/kg至ND值。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经1-160次反复撕贴在被贴物上不残留胶粘剂。
10.一种食品接触再密封标签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丙烯酸压敏粘合剂步骤;
涂布粘合剂的步骤:将丙烯酸二液交联压敏粘合剂涂布在预备的硅油底纸/膜上表面;红外线辐射穿透步骤:将上述涂布粘合剂后的硅油底纸/膜转入到远红外辐射区域,采用远红外对丙烯酸二液交联压敏粘合剂进行辐射穿透,然后进入烘道,所述烘道中设置有温度逐级递增的烘烤区域,经过烘烤区域进行热风干燥;
粘合剂与薄膜基材复合的步骤:将上述经过远红外线辐射干燥固化后的丙烯酸二液交联压敏粘合剂再经过复合转移到透氧性低于2.0×10-5cm3/m2·d·Pa、透湿性低于2.0×10-4kg(s·m2)的薄膜基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金万正印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金万正印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53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胶带
- 下一篇:一种孜然香味卷烟接嘴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