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歇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6023.1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5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喜力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1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7 | 代理人: | 张宁,杨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间歇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零件的流水线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工件进行等距离分离,使工件能够均匀的输送到下一个加工装置中。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人工上料,并且通过工人主观能动性将工件加入加料斗,这种方式主要依靠工人目测实现工件间的等距离间隔,由于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存在极大的差异,目测的距离极其不准确,使得工件间的间隔距离参差不齐,导致工件无法及时准确的到达下一个加工装置中,且该加工方式速度非常慢,严重影响生产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件等距离供给的准确性较差、速度慢,生产加工效率非常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歇分离装置,其无需人工主观判断即可准确实现工件的等距离分离,且分离速度快,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间歇分离装置,其包括加料斗和水平布置的输送带,所述加料斗安装于所述输送带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间歇供给装置,所述间歇供给装置安装于底座的上端面,所述间歇供给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的上端,所述转盘的凹槽的下方正对所述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另一侧安装有与所述输送带相配套的挡板,所述转盘与第一电动机连接,所述输送带通过第二电动机驱动。
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
所述输送带通过两对轴承支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两对所述轴承支座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输送带安装于两个所述转轴上,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电动机;
所述间歇供给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的所述两对轴承支座之间。
将本发明应用于工件的等距离分离,工人将工件加入加料斗后,不规律排列的工件通过输送带运输到间歇供给装置中,通过间歇供给装置的分离,将工件的间隔距离变得相等,从而准确实现了工件的等距离分离。该结构无需人工判断即可实现工件的自动分离,且分离速度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 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间歇分离装置,其包括加料斗1和水平布置的输送带2,加料斗1安装于输送带2的一端,输送带2通过两对轴承支座3安装于底座4的上端面,两对轴承支座3分别通过转轴5连接,输送带2安装于两个转轴5上,其中一个转轴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动机6,其还包括间歇供给装置7,间歇供给装置7安装于底座4的上端面的两对轴承支座3之间,间歇供给装置7包括转盘8,转盘8位于输送带2的一侧的上端,转盘8的凹槽的下方正对输送带2,输送带2的另一侧安装有与输送带2相配套的挡板9,挡板9安装于底座4的上端面;转盘9与第一电动机10连接,输送带2通过第二电动机6驱动。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工件11由工人加入进料斗1进料,在进入输送带2时,工件都是不规律排列,间隔不确定。以工件11-1,工件11-2,工件11-3为例。三个工件均未通过间歇供给装置,随机分布。挡板9的高度与工件11相匹配,挡板9可保障工件11随着转盘8转动前进不会从输送带2掉落。工件11-1随着输送带2的前进,慢慢与间歇分离装置7的凹槽啮合,随着转盘8的转动前进,工件11-2和工件11-3被间歇分离装置7挡住,只有工件11-1通过间歇分离装置7。随着转盘8继续转动,工件11-1通过间歇供给装置7,进入下一道工序,工件11-2正好与转盘8凹槽啮合,工件11-3被挡在间歇供给装置7外,达到使工件11-1、工件11-2间歇进入下一道工序的目的。且工件11-1,工件11-2,工件11-3依次经过间歇分离装置7的凹槽可使工件11-1,工件11-2,工件11-3实现等距离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喜力冷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喜力冷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6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工作台共轨独立运动的超长丝杆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点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