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氮化硅陶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6174.7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伍尚华;蒋强国;黄容基;吴子薇;伍海东;朱祖云;王博;邓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4 | 分类号: | C04B35/584;C04B35/632;C04B35/634;C04B35/638;C04B35/64;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氮化 陶瓷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浆料的制备:
将α相氮化硅粉体、β相氮化硅粉体和烧结助剂混合并干燥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混合粉体;
将所述混合粉体、光固化树脂、光引发剂和分散剂混合,得到浆料;
B)成型:
b1)零件3D模型输入计算机中,采用软件进行切片,获得单层打印数据;
b2)利用刮刀获得平整的单层固化平面,通过计算机控制平台运动,固化光源选择性固化浆料平面,获得单层固化形状;
b3)在所述单层固化形状表面重复步骤b2),逐层叠加,得到所需形状的坯体;
所述刮刀为双层刮刀结构,第一层刮刀为齿状刮刀,第二层刮刀为平面刮刀;
C)后处理:
将所述坯体经过脱脂和烧结,得到氮化硅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α相氮化硅粉体10~80份,β相氮化硅2~90份,烧结助剂1~15份,光固化树脂50~150份,光引发剂0.5~5份和分散剂0.5~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相氮化硅直径为0.2~1.5μm,长径比为(1~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助剂选自氮化硅镁和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树脂为在紫外光或者可见光照射下发生固化,所述光引发剂选自巴斯夫184,巴斯夫819或巴斯夫784;所述分散剂选自BYK-9076,BYK-163或BYK-907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刮刀之间的角度为0°~85°;所述齿状刮刀的单齿厚度50~1000μm,单齿宽度50~1000μm,齿间距为100~1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的方法为:
在氮气、氩气、真空或者空气条件下,将坯体以0.5~2℃/min的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1~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方法为:
在氮气气氛,气压为0.1~200MPa的条件下,将脱脂后的坯体以3~1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0~1900℃保温1~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61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