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监控及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6306.6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1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宁宁;刘建红;吴可;孙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析锂 负极 参比电极 使用寿命 防护 电位 充电策略 充电过程 电位变化 停止充电 在线监控 电位降 监控 警戒 维护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监控及防护方法,包括: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中,在线监控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变化;当所述负极的电位相对于所述参比电极的电位降至析锂警戒值时,停止充电或改变充电策略,以实现对所述锂离子电池析锂的监测及防护。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维护难度大、使用寿命短和安全性差等缺陷,实现维护难度小、使用寿命长和安全性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监控及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能源危机的不断上升以及燃油带来的环境危害不断恶化,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断加速。其中,电动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之一。动力锂离子电池则以其较高的比能量良好的循环性能和无记忆效应等优势成为电动车的主要动力来源。
然而,影响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诱因是电池的析锂。尤其是电池在大倍率和低温运行情况下,电池的析锂是电池寿命异常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电池析锂的持续发生,会使析出的锂金属在负极侧形成锂枝晶,刺穿隔膜,造成电池内短路,进而引发电池安全问题。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维护难度大、使用寿命短和安全性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监控及防护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析锂导致电池安全性差的问题,达到安全性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监控及防护方法,包括: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中,在线监控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变化;当所述负极的电位相对于所述参比电极的电位降至析锂警戒值时,停止充电或改变充电策略,以实现对所述锂离子电池析锂的监测及防护。
可选地,在线监控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变化之前,还包括:在被监测的所述锂离子电池里预埋一个所述参比电极。
可选地,在线监控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变化之前,还包括:设置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所述负极相对于所述参比电极的电池析锂防护的电位值,该电位值为所述析锂警戒值。
可选地,还包括:以所述参比电极作为电位传感器感知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状态,判定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可用空间。
可选地,其中,所述参比电极,包括:金属锂电极、镀锂铜丝电极、锂金属合金电极、钛酸锂电极中的任意一个。
可选地,停止充电或改变充电策略,包括:当负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降至析锂警戒值时,充电停止,转至放电步骤,循环设定圈数。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对电池析锂进行监控并进行相应防护,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析锂导致电池安全性差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维护难度大、使用寿命短和安全性差的缺陷,实现维护难度小、使用寿命长和安全性好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受监控电池与未受监控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充电的电池循环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6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电池系统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电极应力原位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