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66361.5 申请日: 2017-10-18
公开(公告)号: CN107625869A 公开(公告)日: 2018-01-26
发明(设计)人: 向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 向松松
主分类号: A61K36/896 分类号: A61K36/896;A61K36/886;A61K9/06;A61P17/00;A61K33/30;A61K31/618;A61K31/375;A61K31/355;A61K31/20;A61K31/155;A61K31/045
代理公司: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09 代理人: 施冬兰
地址: 553408 贵州省六***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湿疹 药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即:

(1)急性湿疹 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目前,治疗湿疹的药物层出不穷,但其疗效不够显著,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不易复发的治疗湿疹的中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按照重量份计算,由芦荟80~120份、狼毒80~120份、透骨香80~120份、苦参80~120份、土槿皮80~120份、紫草40~60份、白鲜皮25~35份、紫花地丁25~35份、蛇床子25~35份、皂角刺25~35份、醋酸氯己定10份、维生素E10份、维生素C10份、冰片10 份、薄荷脑10份、水杨酸甲酯10份、硬脂酸100 份、甘油20 份、凡士林20 份、石蜡20份、炉甘石30份、三乙醇胺20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芦荟、狼毒、透骨香、苦参、土槿皮、紫草、白鲜皮、紫花地丁、蛇床子、皂角刺混合回流提取,过滤并浓缩至规定量,加入甘油制成水相;

(2)将醋酸氯己定、维生素E、维生素C、冰片、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硬脂酸、甘油、凡士林、石蜡、炉甘石混合,加热熔化后,倒入步骤(1)制得的水相中搅拌均匀,再加入三乙醇胺搅拌至冷却,即得湿疹中药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芦荟100份、狼毒100份、透骨香100份、苦参100份、土槿皮100份、紫草50份、白鲜皮30份、紫花地丁30份、蛇床子30份、皂角刺30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芦荟,性味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杀菌、抗炎、滋润肌肤、提高细胞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促进伤口愈合、清热消肿、软化皮肤、解毒、镇痛、防虫、防腐等功效。

狼毒,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消肿止痛之功效,外敷可治疥癣、痔瘘。

透骨香,具有行气、消肿、止痒止痛、止咳化痰、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效,可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皮肤痛痒等症。

苦参,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抗菌、抗炎的功效,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能够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

土槿皮,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杀虫、止痒抗真菌之功效。治疥癣瘙痒。

紫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具有清热、止血、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归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紫花地丁,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之功效,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蛇床子,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具有攻毒、杀虫、燥湿、止痒、祛风之功效。用于湿疹、皮肤骚痒、湿疹疥癣、寒湿带下、湿痹腰痛。

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活血、祛风之功效。常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松松,未经向松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6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