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超低温放电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7072.7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卢灿生;文志宇;黄曙映;孙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4/131;H01M4/133;H01M4/525;H01M4/587;H01M2/16;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谌杰君 |
地址: | 523596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低温 放电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用于超低温放电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电解液;
所述正极片组成的质量比为:钴酸锂:粘结剂:导电剂=94.0-96%:1.3-2.0%:2.5-4%;
所述负极片组成的质量比为:中间相炭微球:导电剂:悬浮剂:丙烯酸树脂=94-95.5%:1.5-2.5%:0.5-1.5%:3.0-3.5%;
所述隔离膜为油性双面涂胶隔膜;
所述电解液由LIPF6、溶剂组成;
所述正极片中钴酸锂的D50为5-12um;比表面积:0.2-0.7m2/g;振实密度≥2.7g/cm3;克容量≥142mAh/g;
所述负极片中中间相炭微球的D50为10-22um;比表面积:2.5-3.8m2/g;振实密度≥1.0g/cm3;克容量≥320mAh/g;
所述隔离膜的孔隙率为35-50%,基膜厚度≤9um;
所述电解液的电导率为≥9.5mS/cm;密度≥1.125g/cm3;水份含量≤20PPM;
所述正极片中的钴酸锂为单晶钴酸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低温放电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片的面密度为30.0-38.0mg/cm2;压实密度为3.3-3.8g/m3;
负极片的面密度为:13.0-18.0mg/cm2;压实密度为1.4-1.6g/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低温放电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的溶剂为EC或者EMC或者DEC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超低温放电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正极片按钴酸锂:粘结剂:导电剂=94.0-96%:1.3-2.0%:2.5-4%的质量比,通过搅拌机混料得到正极浆料;
第二步,负极片按中间相炭微球:导电剂:悬浮剂:丙烯酸树脂=94-95.5%:1.5-2.5%:0.5-1.5%:3.0-3.5%的比例,通过搅拌机混料得到负极浆料;
第三步,电解液为1mol/L的LiFP6及溶剂配得;
第四步,使用涂布机按设计的工艺标准涂布-辊压-制片-卷绕-装配-烘烤-注液-化成-真空封口成型等工序制成聚合物锂离子电芯;
第五步,高温夹具化成工艺:通过第一次恒流充电:电流0.05C/时间10- 30min,充电电量1.0-2.5%;第二次恒流充电:电流0.1C/时间30-100min,充电电量5-16.7%;第三次恒流充电:电流0.2C/时间120-180min,充电电量40.0-60%,得出最优化成工艺参数;
第六步,真空封口成型工艺:电芯卸下化成柜进入10-20℃低温控制房进行急冷,使电解液回吸入电池内部,提高电池保液量,通过测量计算控制电芯电解液保液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70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兆赫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