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喷涂液晶电视后壳用电镀锌耐指纹涂层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7184.2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0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蔡捷;黄道兵;冯冠文;白会平;涂元强;江鹤群;陈莹莹;李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22 | 分类号: | C25D3/22;C25D5/48;B21C37/02;C22C38/14;C22C38/02;C22C38/04;C22C38/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 液晶电视 用电 镀锌 指纹 涂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免喷涂液晶电视后壳用电镀锌耐指纹涂层板,包括钢基层,钢基层的背面由内到外依次复合有电镀锌层和导电耐指纹涂层,钢基层的正面由内到外依次复合有电镀锌层,导电耐指纹涂层,抗划伤线性聚酯涂层和可剥离聚乙烯薄膜;钢基层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008~0.0015,Si≤0.02,Mn:0.08~0.18,P≤0.012,S≤0.008,Als:0.02~0.04,N≤0.004,Ti:0.04~0.07,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公开了免喷涂液晶电视后壳用电镀锌耐指纹涂层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抗指纹性和耐冲压性好,表观质量高,适用55寸及以上的液晶电视后壳无油冲压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电镀锌耐指纹涂层钢板生产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免喷涂液晶电视后壳用电镀锌耐指纹涂层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光电行业是国家十二五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影视制造基地,液晶影视的产量占全球市场的52%,且上下游产业链十分健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液晶电视后壳主要采用电镀锌耐指纹板制造,平均单台液晶电视使用量达到8kg,由于液晶影视制造企业的不断扩张和液晶影视向大尺寸、超薄型、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于电镀锌耐指纹板的需求量持续猛增。
液晶电视后壳要求强度高、刚性好、散热性好、抗静电、电磁屏蔽以及良好的外观,通常采用电镀锌耐指纹板经裁切、冲压、清洗、喷涂、烘烤等工序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喷涂带来的环保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
现有镀锌钢板大多采用热镀锌工艺,如申请号为20101026317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LED液晶电视后壳”,涉及热镀锌钢板的化学成分(质量%):C≤0.01%,Si≤0.10%,Mn≤0.30%,P≤0.025%,S≤0.020%,热镀锌钢板双面覆膜,例如双面涂覆聚乙烯保护膜,可改善热镀锌钢板的成型性能、减小制品和模具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成品率和产品的表面质量,但双面覆膜需增加工序处理和原材料消耗,热镀锌工艺成本较高。
也有镀锌钢板采用冷镀锌工艺,如申请号为20141074531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液晶模组用电镀锌板及其制备方法”,其钢的化学成分(wt%)为C:0.008~0.020,Si≤0.03,Mn:0.10~0.25,P≤0.015,S≤0.010,solAl:0.02~0.05,N≤0.005,Ti<0.005,Nb<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上述钢冶炼并浇筑成钢坯进行热轧、酸洗连轧、连续退火、平整、电镀锌、耐指纹处理得到电镀锌板,其中耐指纹处理的步骤中,控制耐指纹涂液的涂敷辊压为200~400kg、辊速比为1:1.1~1.2,烘干板温为80~100℃,最终获得的电镀锌板满足屈服强度160~220MPa,r90≥1.7mΩ,延伸率A50mm≥36%,表面电阻≤1.0,然而该电镀锌板中所含的杂质元素N、S仍偏高,其他元素的含量有待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且在耐指纹处理过程中,电镀锌层外部的耐指纹涂层未进行功能分化和针对性处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正面的耐指纹涂层易于划伤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免喷涂液晶电视后壳用电镀锌耐指纹涂层板及其制造方法,制得的电镀锌耐指纹涂层板具有优良的冲压性能和板形,以及双面耐指纹性、耐腐蚀性、优良的导电性、外表面抗划伤性和优良的表面质量;制造方法的工艺步骤针对性强,更加环保,工艺容易控制,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免喷涂液晶电视后壳用电镀锌耐指纹涂层板,包括钢基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钢基层的背面由内到外依次复合有电镀锌层和导电耐指纹涂层,所述钢基层的正面由内到外依次复合有电镀锌层,导电耐指纹涂层,抗划伤线性聚酯涂层和可剥离聚乙烯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71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