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电聚醚醚酮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8180.6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萍;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扬州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61/16 | 分类号: | C08L61/16;C08L81/02;C08K13/06;C08K9/04;C08K9/06;C08K7/08;C08K3/04;C08K3/34;C08K3/36;C08K9/00;C08K7/00;C08K3/26;H01B3/3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聚醚醚酮 电缆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半导电聚醚醚酮电缆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醚醚酮、聚苯硫醚、改性六钛酸钾晶须、改性导电无机材料和无机纳米成核剂;所述改性六钛酸钾晶须由钛酸酯偶联剂对六钛酸钾晶须改性制备得到,所述改性导电无机材料由导电无机材料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再用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导电聚醚醚酮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醚酮、聚苯硫醚、改性六钛酸钾晶须、改性导电无机材料和无机纳米成核剂分别占半导电聚醚醚酮电缆料总质量的65%~90%、5%~30%、1%~10%、1%~10%和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半导电聚醚醚酮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成核剂为纳米蒙脱土、纳米埃洛石、纳米凹凸棒土、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碳酸钙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半导电聚醚醚酮电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醚醚酮、聚苯硫醚、改性六钛酸钾晶须、改性导电无机材料和无机纳米成核剂混合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在250~400℃温度条件下挤出后造粒,得半导电聚醚醚酮电缆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醚酮、聚苯硫醚、改性六钛酸钾晶须、改性导电无机材料和无机纳米成核剂分别占总投料质量的65%~90%、5%~30%、1%~10%、1%~10%和0.5%~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六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是:先将钛酸酯偶联剂与水和乙醇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剂,再将六钛酸钾晶须与混合溶剂经超声分散后,蒸发混合溶剂,得到改性六钛酸钾晶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焦磷酸型烷氧基类钛酸酯,六钛酸钾晶须的直径为0.2~1.5 μm,长度为10~50 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与六钛酸钾晶须的混合质量比为1~3∶1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导电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导电无机材料置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仪中,在微波反应气体中处理1 h;所述微波反应气体为Ar/H2O、Ar/NH3或Ar/O2中的一种;然后再与偶联剂与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混合,经超声分散后,除去混合溶剂水和乙醇,得到改性导电无机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无机材料为鳞片石墨、导电炭黑或短切碳纤维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述偶联剂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导电无机材料的投料质量比为1~5∶100;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扬州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扬州大学;扬州大学镇江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81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低温快速固化环氧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