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浸带预热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缠绕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8892.8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喜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浸带 预热 成型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回转 缠绕 工艺 | ||
1.一种预浸带预热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缠绕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预浸带预热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缠绕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预浸布分切处理过程:
首先,将卷状预浸布装配在料架上,将预浸布延长边的边缘与位置校准机械结构进行限位固定,然后,使用震动切割刀将预浸布分切为多条预设宽度的预浸带,同时,将分切好的预浸带收入多槽收料滚中,且将相邻预浸带首尾顺次连接的;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所有预浸布分切完成;
步骤2、回转件芯模清理及预热过程:
首先,使用丙酮清理回转件芯模表面至无杂质附着状态,然后,将在回转件芯模表面均匀涂覆2-3次的环氧树脂脱模剂,最后,将回转件芯模加热至29±1℃;
步骤3、回转缠绕过程:
当回转件芯模被加热至29±1℃后保持恒温,然后使用复合材料缠绕机,将步骤1中分切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带按照预定的线型缠绕于回转件芯模的表面,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层;
步骤4、制件真空包覆过程:
缠绕完成时停止加热,静置冷却至室温,在形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依次缠绕PTFE脱模布、透气毛毡和真空膜袋,使用密封胶将真空膜袋密封,并进行抽真空操作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
步骤5、固化脱模过程:
首先,待真空负压压力稳定后,使用烘箱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进行热处理固化历程,热处理期间使用旋转装置令试件保持匀速旋转,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制件;然后,使用液压脱模机将制件从回转件芯模上脱离;最后,对制件进行切割打磨,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
步骤1所述的使用震动切割刀将预浸布分切为多条预设宽度的预浸带时,采用坐标切割机震动切割刀的切割方法将预浸布分切;
步骤1所述的使用震动切割刀将预浸布分切为多条预设宽度的预浸带时,预浸带的预设宽度为4~6mm;
步骤2所述的将回转件芯模加热至29±1℃时,所采用的加热方法是电磁加热装置进行的电磁加热;
步骤3所述的使用复合材料缠绕机将步骤1中分切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带按照预定的线型缠绕于回转件芯模的表面,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层时,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带缠绕于回转件芯模表面的缠绕张力为35~150N,操作环境为29±1℃;
步骤3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带缠绕于回转件芯模表面的缠绕张力为35~150N具体是指,缠绕操作的初始张力至缠绕操作完毕的张力由大到小降低,且每缠绕一层张力递减1.5N;
步骤5所述的待真空负压压力稳定,所涉及的负压压力为与步骤4涉及的进行抽真空操作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的过程相同;
步骤4所述的使用密封胶将真空膜袋密封,并进行抽真空操作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时,涉及的抽真空操作至压力至少为-60KPa;
步骤5所述的使用烘箱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进行热处理固化历程时,涉及的热处理环境是按照不高于3℃/min的升温速率获得的,且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在90℃环境中进行30分钟以及125℃环境中进行90分钟进行的热处理固化历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带预热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件缠绕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热处理期间使用旋转装置令试件保持匀速旋转时,对试件进行的匀速旋转处理的速度为10~25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喜,未经刘长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88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控遮雨板
- 下一篇:一种监控摄像防盗装置及防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