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备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9087.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桂华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饲养管理 父本 分群管理 健康状况 经济条件 母本品种 体型外貌 体重标准 均衡性 生产 补充 表现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备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方法,包括着重考虑后备种猪父本和母本品种的经济性状况,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选择后备种猪的品种;主要从后备种猪的体型外貌、健康状况和生产表现三方面来进行挑选;按性别和体重标准对后备种猪进行分群管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及时补充后备种猪,保证了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提高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养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备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规模养猪生产中,猪群按管理及日龄划分为繁殖群、哺乳仔猪群、育成群、育肥群。其中,繁殖群是猪群的关键。繁殖群由种公猪和种母猪构成。饲养种猪的目的是使它们持续提供大量的商品猪,提高经济效益。故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每年大约有25%~35%的母猪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及时补充后备猪。
后备种猪是指育仔阶段结束初步留作种用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公母猪。后备种猪的数量和质量是关系到种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关键,而后备猪的选择与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选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其目的是获得发育良好、体格健壮、具有品种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后备种猪一般占保种猪场或商品猪场猪群的25%~30%,是保持种猪群以青壮年种猪为主体结构比例的新生力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后备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方法,以解决后备种猪由于选择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规模养猪厂经济损失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备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后备种猪的品种选择;
步骤2:挑选后备种猪;
步骤3:对后备种猪进行分群管理。
进一步的,步骤1中,在对后备种猪的品种进行选择时,着重考虑父本和母本品种的经济性状况。
父本品种侧重于生长肥育性状和胴体状况,重点要求日增重快、瘦肉率高;而母本品种侧重于繁殖力高、哺乳性能好。
进一步的,步骤1中,在对后备种猪的品种进行选择时,还应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以湿热为主时,选择耐湿热猪种;自然条件以干燥、寒冷为主时,选择耐寒猪种。
进一步的,步骤2中,主要从后备种猪的体型外貌、健康状况和生产表现三方面来进行挑选。
体型外貌方面:挑选的后备种猪具备品种的典型特征,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体躯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符合品种的特征要求。健康状况方面:选择体格健康、无遗传疾病的个体。生产表现方面:后备种猪的生长速度,平均日增重控制在550~750g。
进一步的,步骤3中,按性别和体重标准对后备种猪进行分群管理。
定期测量后备种猪的体长和体重。体重低于60kg的后备种猪,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为4~6头的小群进行饲养;体重高于60kg的后备种猪,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为2~3头的小群进行饲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及时补充后备种猪,保证了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提高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理,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桂华,未经朱桂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9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进种母猪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猪的运输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