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9879.4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红;李爱香;丁锐;李自闯;姜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49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基 二茂铁 十六烷基溴化铵 荧光材料 超分子 制备 多重刺激响应 超分子材料 茜素红 配制 形貌 多重响应性 溴代十六烷 电场 棒状结构 分子器件 光电转换 体积混合 外部刺激 药物输运 碘化钾 环糊精 基甲胺 自组装 丙酮 离子 合成 响应 应用 | ||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将N, N-二甲基二茂铁基甲胺和溴代十六烷溶于丙酮,加入碘化钾,合成N, 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2)配制浓度为0.5~2mmol.l-1的N, 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溶液;3)配制浓度为0.5~2mmol.l-1的茜素红水溶液;4)将步骤2)中N, 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溶液和步骤3)中茜素红水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25oC放置不少于15天后,即得棒状结构超分子荧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加入N, N-二甲基二茂铁基甲胺与溴代十六烷的摩尔比为2:3~2:5,碘化钾与N, N-二甲基二茂铁基甲胺的摩尔比为3.3:1000,反应在氮气气氛下于60oC回流6~24小时,将析出的晶体用丙酮和乙醚混合溶剂重结晶两次,真空干燥,干燥温度40~80oC,干燥时间24~48 h,得N, 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丙酮和乙醚混合溶剂重结晶时,将析出晶体先溶于丙酮,然后将乙醚沿烧杯壁慢慢加入丙酮溶液中,直至晶体完全析出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在N, 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溶液与茜素红水溶液混合过程中,要采取将茜素红水溶液逐滴加入到N, 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溶液的方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98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