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工位电阻自动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9920.8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7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宋帅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900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电阻 自动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电阻自动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电阻测试仪测试电阻时不能直接对电阻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进行判定,需要人工读取后再进行判断是否合格,测试效率低,测试结果易受试验人员影响,容易产生误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判定电阻值合格与否且方便易用的电阻测试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易用、测试数据触摸屏HMI显示以及能够自动判定负载性电阻产品的电阻是否合格,并能够同时对多个待测电阻进行测量的多工位电阻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特别适用于电阻批量性应用生产线、电阻生产现场判定待测电阻产品的一致性,大大减轻了现场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测试精度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工位电阻自动测试装置,包括电阻测试模块、触摸屏HMI、2根以上外引线、24V开关电源及按钮开关SB1,所述电阻测试模块上设有电源线接口、通讯接口、2组以上公共端和接线引脚,所述触摸屏HMI上设有电源线接口和串口通讯接口,所述电阻测试模块的电源线接口、触摸屏HMI的电源线接口均连接24V开关电源,所述按钮开关SB1接入24V开关电源的输入端L端,所述电阻测试模块的通讯接口通过RS485通讯线与触摸屏HMI的串口通讯接口连接以向触摸屏HMI输出信号并由触摸屏HMI输出电阻值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HMI包括用于输入电阻值范围的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转换成电阻值数据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电阻值数据记录在触摸屏HMI上的数据记录模块;用于将数据记录的电阻值数据与参数设置的电阻值范围进行比较的比较模块和由比较模块输出信号控制的报警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
进一步地,所述外引线的一端设有一对杜邦端子,所述外引线的另一端设有一对测试表笔。
进一步地,所述外引线的一对杜邦端子分别与电阻测试模块的一组公共端和接线引脚连接。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电阻自动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4V开关电源与触摸屏HMI的电源线接口、电阻测试模块的电源线接口连接;
(2)将电阻测试模块的通讯接口通过RS485通讯线与触摸屏HMI的串口通讯接口连接;
(3)在触摸屏HMI的参数设置模块输入电阻值范围;
(4)将外引线的一对杜邦端子分别与电阻测试模块的一组公共端和接线引脚连接,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电阻测试模块与多根外引线连接;
(5)按下按钮开关SB1,使触摸屏HMI和电阻测试模块通电;
(6)将外引线的测试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电阻测试模块通过RS485通讯线向触摸屏HMI输出信号;再由触摸屏HMI的数据处理模块转换成电阻值数据,并记录在触摸屏HMI数据记录模块中;同时由触摸屏HMI的比较模块将数据记录的电阻值数据与参数设置的电阻值范围进行比较,若电阻值数据在参数设置的电阻值范围内,则由比较模块向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报警;若电阻值数据不在参数设置的电阻值范围内,则比较模块不输出报警信号;
(7)重复以上步骤(6),多根外引线与多个待测电阻连接,完成对多个待测电阻测试,即可在触摸屏HMI的数据记录模块显示多组电阻值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触摸屏HMI可对电阻测试模块输出的电阻值信号在触摸屏HMI上显示,并自动对电阻值合格与否进行判定,测试精度高。
2、电阻测试模块上具有多组公共端和接线引脚,可以同时对多个待测电阻进行检测,测试效率高,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工位电阻自动测试装置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多工位电阻自动测试装置的外围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9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