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0689.4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6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黄进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对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在高分辨率、广视角、高响应速度、高开口率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像素尺寸的缩小,TFT基板上的线间距也越来越小,不同信号线之间的耦合作用加剧,当一种信号发生跳变时,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信号的稳定性。因此,串扰(Crosstalk)已经是液晶显示器的显示不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其具体是指某一区域的画面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画面,而造成显示效果不良的现象。根据发生串扰的不同位置,可以分为垂直串扰(Vertical Crosstalk)及水平串扰(Horizontal Crosstalk)。
导致不同类型的串扰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驱动方式的不同将会导致不同宏观表现的串扰。例如在帧反转(Rate Convertion)的驱动方式下可能会出现线状的水平串扰,而在列反转(Column Convertion)和点反转(Dot Convertion)的驱动方式下,水平串扰的现象就会相对轻微。但是,无论哪种驱动方式,产生串扰现象的真正原因都是一致的,即源于数据线(Data line)与公共电极(Common Electrode)之间的电容耦合作用。
例如,在水平串扰的产生过程中,当数据线的电位发生变化时,便会经由数据线与公共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dc,在公共电极线上形成一个瞬间的电位跳变。此时,若公共电极的信号延迟较为严重或电压驱动能力不足,则其电位就无法很快恢复到预设定的电位,这个电位跳变会通过储存电容Cst的耦合作用拉低像素内的跨压,导致像素亮度降低而形成H-Crosstalk。
在这里,以垂直排列(Vertical Alignment,简称VA)显示模式,采用列反转的驱动方式显示窗口画面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数据线Data的驱动电压有2/3的时间为128灰阶电位,显示灰色,1/3的时间为255灰阶电位,显示白色。在数据线的充电电压发生跳变的扫描线Gate-m(从低到高跳变)和Gate-n(从高到低跳变),公共电极Com的电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共电极线Com的电位跳变导致串扰的产生。通常情况下,采用列反转的驱动方式可以改善水平串扰,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容易受到制程的影响,使得左右两条Data线对公共电极的电容耦合作用不同,无法完全抵消对公共电极电位的拉扯作用,使得H-Crosstalk不能被有效消除。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液晶显示器的水平串扰(H-Crosstalk)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M行×N列的子像素,其中,所述驱动方法方法包括:
建立数据线的电位跳变值与其对公共电极的耦合电压值的映射关系表;
逐行驱动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各行子像素,判断所述数据线的充电电压在第i行子像素相对于第i-1行子像素是否发生跳变;若是,
获取所述数据线在第i行子像素的第一电位跳变值,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表获取对应的第一耦合电压值;
判断所述第一耦合电压值是否达到预设的耦合电压阈值以上;若是,
延长第i行子像素的充电时间;
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i=2、3、…、M。
具体地,所述数据线的电位跳变值与所述公共电极的耦合电压值的映射关系函数为:
其中,ΔVC为公共电极的耦合电压值,ΔVD为数据线的电位跳变值,Cdc为数据线与公共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t为所述液晶显示器中与公共电极相关的所有寄生电容的总和,α为经验常数。
具体地,
具体地,若所述第一耦合电压值达到耦合电压阈值以上,将第i行子像素的充电时间ti延长至tx,tx表示所述公共电极从叠加有所述第一耦合电压值恢复到基准公共电压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进的攻牙机
- 下一篇:一种控制丝牙长度的装置